[唐]王昌齡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這首詩從哲理的角度來分析,要著重看最后兩句,意思是:假如漢代的李廣將軍還活著,定不讓胡人越過漢代的天然屏障陰山,進入中原大地騷擾百姓。詩人借古諷今,表現他對唐王朝不能任用得力將領平定邊患、鞏固邊防的憤慨,即疾恨將領的能力太差了。這個事實說明能將得不到重用,那就無法制止外族的侵略。詩人呼喚像李廣那樣的飛將軍來鎮守盧龍城,不正顯示了有能力才見其用嗎?
漢和唐是中國歷史上的兩個統一富強的大帝國,它們有許多相象的地方,因此唐代詩人習慣上都以漢代的人和事來比喻或影射唐代的人和事。詩開頭的一句“秦時明月漢時關”,指出:建筑關塞,防備胡人入侵,是從秦、漢時代開始的。這樣寫法乃互文見義。意思是:從秦、漢起,月亮已經照射著防備胡人的關塞了。它暗示著自秦、漢以來抵御異族的戰爭從未止息,把上下一千年的整個邊塞形勢作了總的概括。明月曾經照過統一中國的秦朝和強盛當世的漢朝,如今又照在干戈頻仍的唐朝,而關塞在秦、漢時代就是抗拒北方強敵入侵的屏障,如今還是抵御異族來犯的依托!由此可知,自秦、漢起烽燧不熄,邊境的戰爭綿延不盡,如今鎮守邊關的將士依然在莽莽黃沙的土地上沐浴著硝煙,長期不能返回家鄉?!叭f里長征人未還”,就是寫的戰爭曠日持久,將士久戍的痛苦。詩人指責當時將領的無能,實際上是諷諫唐王朝要善用人才,同時也表達了詩人希望朝廷任用盡忠為國的“龍城飛將”來加強邊防,確保國家太平的愛國熱情。
上一篇:《再和制帥(其一)·[宋]王之望》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勘會賀蘭山主·[宋]王安石》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