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韓琦
池館隳摧古榭荒,此延嘉客會重陽。
雖慚老圃秋容淡,且看寒花晚節香。
酒味已醇新過熱,蟹黃先實不須霜。
年來飲興衰難強,漫有高吟力尚狂。
這首詩系韓琦于重陽日在水閣宴客時所作。詩人與賓客在池館中飲酒、食蟹,觀賞秋景。其頷聯“雖慚老圃秋容淡,且看寒花晚節香”,不但寫景抒情,而且頗能給人以哲理啟示。
自古以來,中國人珍重節操。《左傳·成公十五年》引古語:“圣達節,次守節,下失節。”《論語·泰伯》載曾子語曰:“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臨大節而不可奪。”“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論語·子罕》)宋人戴復古在《懷徐淵子》中寫道:“菊花到死猶堪惜,秋葉雖紅不耐觀。”以此用來比喻有節操者受人敬重,而富貴者不能長久。清人程允升《幼學瓊林·花木》說:“明日黃花,過時之物,歲寒松柏,有節之稱。”韓琦筆下的“寒花”不同于程允升筆下的“過時”黃花。寒花雖處數九嚴寒之時,卻仍然是芬芳四溢,晚節不改,令人肅然起敬。你別看那老圃秋容淡,然而他親手栽培的寒花到開花時卻是分外香,晚節好!這也是詩人對老圃晚節的高度贊揚。
為人在世,早節易立,晚節難全。“芝蘭生于深林,不以無人而不芳;君子修道之慎,不為固而改節。”(《孔子家語·在厄》)在現實生活中,有人舍生取義,不失節操;有人見利忘義,晚節不忠;有人“失身取高位,爵祿反為恥。”(清·沈德潛《詠史》)。高節人相重,寒花晚節香,世人共仰之。
“雖慚老圃秋容淡,且看寒花晚節香”,還勉勵年高之人不要因年高而喪志,應當繼續努力,不墜青云之志,以保“晚節香”!
上一篇:《下橫山灘望金華山·[宋]楊萬里》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書扇示門人·[宋]范仲淹》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