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李白
太華生長松,亭亭凌霜雪。
天與百尺高,豈為微飆折。
桃李賣陽艷,路人行且迷。
春江掃地盡,碧葉成黃泥。
愿君學長松,慎勿作桃李。
受屈不改心,然后知君子。
友人蒙冤受屈,李白贈詩明志。詩以歲寒而知松柏之后凋為旨,抒寫了自己剛正不阿,豪邁挺拔的磊磊心胸,表明了自己傲視權貴,洞察時弊的練達人生態度,鼓勵友人在逆境中堅守氣節,豁達樂觀地笑對兇險人生。字里行間,透露出對友人人品的敬重,對其遭遇的同情,對追名逐利的世風流俗的深惡痛絕。
詩人以長松比君子,以桃李喻小人。百尺長松,雖然在峰頂遭到霜雪侵凌,傷痕遍體,環境惡劣,仍然傲然挺立,狂風也無法將它吹斷。“飆”者,巨風也,冠以“微”字,表現出詩人對惡勢力的蔑視,也是對其色厲內荏的本質寫照。桃李花繁葉茂,妖艷誘人,路人也迷戀于它,頻頻回首,不忍遽去。但春光易盡,妖顏難駐,一陣風過,就落得個零落成泥的悲慘下場。一個“賣”字,表現詩人的極度厭惡,賣弄風騷的達官權貴,別看現時好不得意,但名利如過眼云煙,不過是黃梁一夢罷了,他們的結局是不會美妙的。這是何等辛辣的諷刺,何等犀利的洞察力!在作此類比的基礎上,詩人挺身而出,向朋友明白無誤地表明了自己的態度:希望你以長松為師,千萬不要師法桃李。正反結合,取舍褒貶,觀點十分顯豁。詩以“受屈不改心,然后知君子”作結,是勸誡,也是自勉,凜然正氣,撲面而來,語盡意存,回味無窮。
小人好做,君子難當。李白以為,凡君子,必逃不出“受屈”一途。受不得屈的,恐怕其君子形象是樹不起來的。孔子奔走列國,厄于陳蔡;司馬遷含冤受屈,慘遭宮刑;伍子胥逢殃,比干菹醢,屈平沉江,老聃出關。由此看來,“受屈”當是判別真假君子的試金石,猶如歲寒乃為測知長松生命力旺盛的條件一般。
受屈而變者,不為君子。只有受屈而“不改心”,不隨波逐流,不隨風曲伸,寧為玉碎,笑傲狂飆者,才是經受住了考驗,為人所重的坦蕩君子。疾風知勁草,關鍵在那草要“勁”,板蕩識誠臣,首要條件是那為臣者必須是“誠”的,只有在受屈的情況下,堅守心志,發憤圖強,其美好的人品才學才能得到世人的公認和尊崇。李白自己正是沿著這條路踏上“詩仙”的寶座,為世人所共仰的。
巧妙、妥貼地運用類比,是這首詩的一大特色。正反對比,含蓄雋永,意味深長。“愿君”兩句,則直抒胸臆,憎愛分明,使詩作呈現出平與奇、直與曲、豐腴與質樸、含蓄與顯豁渾然一體的流光溢彩,令人獲益非淺。
上一篇:《贈羊長史(節選)·[晉]陶淵明》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軾在潁州與趙德麟同治西湖,未成,改揚州(節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