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元·陶宗儀·金鎞剌肉》鑒賞
木八刺,字西瑛,西域人,其軀干魁偉,故人咸曰長西瑛。云: 一日,方與妻對飯,妻以小金鎞刺臠肉,將入口,門外有客至,西瑛出肅客,妻不及啖,且置器中,起去治茶。比回,無覓金鎞處。時,一小婢在側執作,意其竊取,拷問萬端,終無認詞,竟至隕命。歲余,召匠者整屋掃瓦瓴積垢,忽一物落石上有聲,取視之,乃向所失金鎞也,與朽骨一塊同墜。原其所以,必是貓來偷肉,故帶而去,婢偶不及見,而含冤以死。哀哉! 世之事有如此者甚多,姑書焉,以為后人鑒也。
(《南村輟耕錄》)
此文圍繞著小金鏡的失落和復得,記敘了一起冤案,抒發了作者的深沉感慨。
詳略取舍有度、筆墨簡潔質樸是此文寫作上的一大特點。金鎞是怎樣失落又禍及小婢的呢? 作者不加渲染地詳寫了一些頗具巧合意味的事件: 西瑛妻以金鏡刺肉“將入口”,因 “客至” “不及啖,且置器中”,“治茶”而回 “無覓金鎞”,恰逢“小婢在側”。這些偶然性細節不可或缺,為主人懷疑小婢竊取似乎提供了依據。接著,作者簡練地交代了慘痛后果發生的必然因素: 主人“拷問萬端”,粗劣殘暴;小婢“終無認詞”,剛烈不屈。孰是孰非,一時尚難以妄下斷論。待到金鎞與朽骨“一塊同墜”,方才溯源究實,還其真相。讀了這番詳盡而精致的敘寫,令人油然同情小婢的冤死,暗暗譴責主人的草率武斷、殘忍逼供。
值得稱道的是,作者的思路沒有停留在對事情的簡括追記上。結尾一句“哀哉! 世之事有如此者甚多”,感慨遙深,憂憤之情謚于言表,晃如洪鐘突鳴,震聾發聵,啟人深思。
上一篇:《明·張岱·金山競渡》鑒賞
下一篇:《清·陳維崧·金陵游記序》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