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庭信·[雙調] 折桂令
劉庭信
憶別
想人生最苦離別,恰才燕侶鶯儔,早水遠山疊。孤雁兒無情,喜蛛兒不準,靈鵲兒干踅①。存你的身子兒在,問甚么貧也富也。這些兒信音稀,有也無也;獨言獨語,不斷不絕; 自跌自堆,無休無歇。叫一聲負德冤家,送了人當甚么豪杰!
【注釋】 ①靈鵲兒干踅: 喜鵲空來歡唱。干踅(xué), 白來一遭。
【鑒賞】 本曲是作者《憶別》 組曲之五,敘寫女子與情人別后的相思。全曲大致循著追憶離別、別后相思、深情埋怨這一條線索逐層展開。
曲子開始,是對離別的追憶和議論: 說到人生,最苦的是離別啊! 不久前,我們還相依相偎在一起,如今卻山重水遠,天各一方了。山水遠隔,自然引起女子的相思。她每天翹首盼望,可是情人如遠去的孤雁,杳無音信。多少次蜘蛛報喜、喜鵲歡唱,愛人卻沒有歸來,怎不令她傷悲呢?這傷悲、痛苦與日俱增,終于化作一腔埋怨噴涌而出。“存你的身子兒在” 一句至結尾,作者分三層寫女子的埋怨。先是埋怨愛人不理解她的感情: “我只希望你身體安康,沒病沒災,哪里想過你是貧還是富呀!” 在這里,她推測愛人在外可能遭受貧困,不好意思寫信或感到無顏回來見她,于是表明自己重感情,不是嫌貧愛富之人。接著述說她因得不到愛人音信的痛苦表現: 你這一去啊,杳無音信,讓我每日望眼欲穿,獨個兒自言自語,自嗟自怨,沒個斷絕; 整天呆頭呆腦,沒精打采,無休無歇。由此可見,女子對愛人日思夜想、牽腸掛肚的程度之深。最后,她痛苦地呼喊: “我那不重情分的冤家呀,你這樣將我拋在一邊,不聞不問,簡直要把我的性命送掉。你算得上什么英雄豪杰!”
作者將思婦深沉的愛以 “怨恨” 的形式表現出來,手法頗為獨特,避免了千篇一律的 “思念” 描寫,同時又符合藝術的辯證法。“愛之愈深,恨之愈切”,愛與恨是辯證的統一,這一規律至今仍作用于人們的戀愛生活中。那首港臺流行歌曲中唱的 “把我的愛情還給我!”可以看做本曲的注腳。
本曲在語言形式上多用對仗,“燕侶鶯儔” 和“水遠山疊” 相對,中間“孤雁兒無情” 三句是鼎足對,而“獨立獨語,不斷不絕; 自跌自堆,無休無歇” 是聯璧對和句中對。如此眾多且富于變化的對仗方式在一首小令中運用自如,讀來流轉回環,具有強烈的藝術效果,足見作者對散曲格律掌握的純熟和藝術手法的高超。
上一篇:劉庭信·[雙調]折桂令·憶別|原文|賞析|鑒賞|譯文|注釋
下一篇:喬吉·[雙調]折桂令·丙子游越懷古|原文|賞析|鑒賞|譯文|注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