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燕歌·[仙呂] 太常引
劉燕歌
餞齊參議回山東
故人別我出陽關,無計鎖雕鞍。今古別離難,兀誰畫蛾眉遠山。一尊別酒,一聲杜宇,寂寞又春殘。明月小樓間,第一夜相思淚彈。
【鑒賞】 古代樂妓因職業需要一般都受到歌舞彈唱的專門訓練,而宋元時代的樂妓除此之外,還有不少能賦詩作曲。唐朝名妓薛濤曾為自己的詩特制一種花箋,稱作薛濤箋。宋代歌妓十有八九能作詞,如杭州樂妓琴操有詞曰:“……此去何時見也,襟袖上空有余香。傷心處,長城望斷,燈火已輝煌。” 到元代,因對樂妓的品評以歌舞為重,加上落魄文人大量流落于勾闌瓦肆,樂妓們在文人堆中耳濡目染而能吟詩作曲的就更多了。如樂妓解語花曾在酒宴上即席吟詩: “……手把荷花來勸酒,步隨芳草去尋詩,誰知咫尺京城外,便有無窮萬里思。” 出口成誦且精工流暢不亞于專業詩人。以歌舞聞名的樂妓劉燕歌也是個出色的作曲能手。
這首為她的情人齊參議餞行的小令寫得情意纏綿,凄婉動人。曲詞以第一人稱口氣訴說,情人即將遠行,小女子為他餞行,席上獨自黯然傷悲。她不愿他走,想象著去鎖住他的馬鞍讓他無法成行,但又明知這行不通。于是她感嘆今古別離難。又想到這一別之后再沒有人來給她畫小山似的蛾眉。意思是夫妻恩愛將從此斷絕。實際上這是作者對二人關系的一種隱憂。一介風塵女子能獲得達官貴人齊參議 (元代中書省的重要屬官) 的垂青已屬不易,而遠別后他是否還會對她一往情深就更加難說。不過那畢竟只是一種隱憂。現在,別離在即,一杯杯苦酒下肚,一聲聲杜鵑的催促,零落的殘春景象,都令她觸景生情,深感凄涼落寞,不由想到別離后的今夜,人去樓空,在那明月朗照的小樓上,自己獨守空樓,又將傷心落淚。第一夜尚且如此,以后那“日日思君不見君” 的時節,豈不更是“朝夕思君,淚點成斑” (元朝樂妓張玉蓮句)!
封建時代的女子就算是糟糠之妻都有可能被男人隨意休棄,更何況是青樓女子呢。事實上劉燕歌確曾有過被棄的經歷,她在《有感》 詩中說: “憶昔歡娛不下床,盟齊山海莫相忘。那堪忽爾成拋棄,千古生憎李十郎。” 不管這個拋棄她的是不是那個令她魂牽夢繞的齊參議,身為妓女的內心慘痛與憂傷是不言而喻的。
上一篇:關漢卿·[仙呂]一半兒·題情|原文|賞析|鑒賞|譯文|注釋
下一篇:不忽木·[仙呂]點絳唇·辭朝|原文|賞析|鑒賞|譯文|注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