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蓮曲》言情贈友詩歌
玉溆花爭發②,金塘水亂流。
相逢畏相失,并著采蓮舟。
這是一首描寫江南水鄉青年男女愛情生活的詩篇。非常簡短,只有四句二十字。第一、二句寫江南水鄉風光: 水邊長滿綠草,到處百花盛開,堰塘的水漲滿了,從四面八方漫溢出來。第三、四兩句寫一對戀人,各駕著采蓮船,在水上相遇了,他們害怕失散,兩只船緊緊地挨在一起。第一、二句寫背景,第三、四句是中心。整首詩是那樣的明明白白、直截了當,除 “溆”字外,不消任何注釋; 沒有曲折,也沒有更多的層次,如果拍攝起來,只需一個鏡頭,甚至不必動用攝像機,只要普通相機,按一次快門即可奏效。像這樣簡單、明白、直截的詩,難道也值得欣賞、也能傳頌不衰嗎?我們的回答是肯定的。因為簡單、明白、直截了當只是本詩的風貌,就其內涵來說卻是豐富的、耐人尋味的。豐富而耐人尋味的內涵和簡單明了,直截了當的風貌的對立統一,是本詩最大的特點,也是本詩值得欣賞、能傳頌不衰的根據。
第一、二句中,“玉”、“花”、“金”、“水”四個字,寫盡了江南水鄉的色彩。“玉”是用來指代綠草的,但卻給綠草注入了 “美好” 的感情色彩,使綠草綠得像晶瑩欲滴的碧玉,自然惹人喜愛; 還有,這樣的草,自然是茂盛的、充滿生機的。“花”,各種顏色的鮮花,自然好看,而綠草、鮮花相互映襯,不是更美了嗎? “金”色的堰塘,銀色的水,又配上鮮花、綠草,各色齊備,這樣的自然景色,可謂美不勝收,令人留連忘返。難怪青年男女要在這里劃船蕩槳,談情說愛,以度過最美好的時光了。
開頭二句中的“爭”和“亂”,用意也十分深刻。一個“爭”字,把無意識的花轉化成了有意識的人,好像它的開放不是自然的,而是自為的,是與其它花爭時間、比美麗,要盡快把自己的美通過花呈現出來,一個百花爭艷的熱鬧場面,是花們爭發的結果; 與“爭”相呼應的“亂”,是描述堰塘中的水流,向四面八方淌出來; 從“亂”中,我們似乎感到,過滿的水,要掙脫塘堤的束縛,急不擇路,哪里堤低堤凹,就從哪里漫出來,銀光閃閃,甚至還聽得到高唱低吟的流水聲。這樣一來,花被寫活了,水也被寫活了; 綠草茂盛、金塘水滿,一切都表現得生機勃勃,這又與活動在這個背景中的青年男女的青春煥發,融為一體。同時,背景還創造了一種各依自己的本性自由發展的氣氛,男女青年們在其中談戀愛,也就無拘無束了,成為自由戀愛的天然場所。
第三句一開頭就是“相逢”,好像無頭無腦,但只要讀完第四句,就能準確地回答誰相逢,在什么地方,在什么情況下相逢等問題,無頭無腦也就成為有頭有腦了。只是這些答案在詩中并未寫出,是讀者體會出來的。另外,相逢時的情景如何,詩歌也秘而不宣,讀者也盡可以根據自己的觀察、體驗、認識、理解去想象,去補足。“并著采蓮舟”,從反面來說,其原因自然是“畏相失”,但從正面看來,卻是這對戀人越談越投機,越談越親密,兩人劃的船也隨著越靠越攏,最后并在一起了。說明他們的感情也達到了親密無間、心心相印,甚至融為一體的程度了。所以,表面上寫的是采蓮舟“并著”,實際上詩人所要表達的卻是兩顆心“并著”。這些都是所謂的“言外之意”或“弦外之音”。
注釋
①《采蓮曲》:樂府舊題,南朝樂府《江南弄》七曲之一。②溆 (xu序):水邊。
上一篇:《采蓮女》詩文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長相思》詩文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