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上喜會梁州故人》言情贈友詩歌
江漢曾為客②,相逢每醉還。
浮云一別后③,流水十年間。
歡笑情如舊,蕭疏鬢已斑。
何因不歸去? 淮上有秋山。
打開《韋蘇州集》 ,到處洋溢著友情。無論是憶“山中道士”,還是念“京師諸弟”,詩人都用詩歌表達了深濃的情意。但詩中描寫最多的還是故人之情,如 《暮雨送李曹》、《長安遇馮著》之類,而這首《淮上喜會梁州故人》更是韋蘇州友情詩的代表作之一,在眾多的友情詩中,別具一格,熠熠生輝。
詩從懷舊始,“江漢曾為客,相逢每醉歸。”短短十個字,即將詩人與故人的舊情和盤托出,“每醉歸”正反映了他們之間那種“酒逢知己千杯少”的情懷。詩人有意在詩題中用了 “喜會”二字,也是為了表現二人之間的深厚感情。故情益深,相逢愈喜,這是不言而喻的。
接下來,詩人筆鋒一轉,回憶起與梁州故人的離別,“浮云一別后,流水十年間”。一別十年,幾多感慨,幾多離愁,卻只用 “浮云”、“流水”概括之。不但寫出了時空的變換,而且暗用了蘇武、李陵河梁送別的典故,文字的凝練,意境的深遠,用典的貼切,確實匪夷所思。文章細微處,自然見功力。
接著,詩人在頸聯里敘述了與老友會面時的情景。闊別多年的老朋友見面,有多少話要說啊! 二人必定要重溫舊情,一醉方休。但詩人在這里卻只用了一句“歡笑情如舊”,便一筆帶過。是情不深,意不切,抑或是故做斯文?都不是。這一句看似輕描淡寫,實則興味無窮,這正如放置多年的醇酒,愈陳愈芳。這種情感,雖不似爐火般熾熱,卻像真絲般堅韌,千絲萬縷,綿綿不斷。
頸聯的第二句沒有接寫二人的敘舊,卻語意陡轉,發出“蕭疏鬢已斑”的感嘆。這真是樂極生悲,悲則生愁。漂泊的生活,無情的歲月,早巳使詩人兩鬢如霜,怎不令人思緒萬端?這是詩人的感慨,也是詩人的嘆惋,字里行間,隱含著作者對自己身世的不平,也暴露出作者對自己這種不能有所作為的地位的不滿。
相聚恨短,相見恨晚。“何因不歸去”,作者在詩的末尾發出了反問。為什么不回到江漢,重新同故人再過那種“相逢每醉歸”的日子?這個反問使句式一變,整首詩顯得活潑起來。詩人接著自己回答道: “淮上有秋山。”表面上看,這是寫詩人留戀江南的山水,喜歡淮上的風光。其實,詩人也有自己的苦衷,他在 《登樓》詩中曾寫道: “坐厭淮南守,秋山紅樹多。”韋應物由京城被外放,是迫不得已的,他何嘗不想再回京師,去發揮自己的才能?只是官身不由己,現在,他即使想再至江漢,與故人朝夕相伴,也是不可能的,他只有以 “秋山”做為托詞了。
這首詩的寫作采用了虛實結含的手法,敘事抒情,渾然一體。看似平淡無奇,卻自然而然地表達了作者那種依依故人情,深深離別意。
“秋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于平淡處見精神,于自然之中顯功力,這就是韋詩的魅力所在。為什么這首乍看起來并無出奇之處的 《淮上喜會梁州故人》經常被選人諸多的詩選之中,我看,原因也在這里。
注釋
①淮上: 在今江蘇省淮陰一帶。梁州: 在今陜西省南鄭縣東。②江漢:《詩·大雅》篇名。這里借指梁州,韋應物曾游梁州。③浮云: 喻生活不定,下句的“流水”喻時光流逝。這里暗用李陵、蘇武河梁送別贈詩的典故。李陵詩有“仰視浮云馳,奄忽互相逾”之句,蘇武詩亦有“俯視江漢流,仰視浮云翔”等語。
上一篇:《沒蕃故人》詩文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漁家傲》詩文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