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花葉詩》言情贈友詩歌
一入深宮里,無由得見春①。
題詩花葉上,寄與接流人②。
這首詩據《全唐詩》所言是唐德宗的宮人,奉恩院才人養女鳳兒所作。詩中表現的是失去自由長期幽閉宮中的女子對自身命運的哀嘆和抗爭。
詩一開始便直抒其情。“一入深宮里,無由得見春。”飽含深深的哀嘆。“一入”表現了對長期囚禁生涯的感慨,而“無由”又加重了感嘆的深度。“春”即指“春情”。在封建帝王的后宮,千萬女子忍受著幽閉的折磨,就連《紅樓夢》 中已成了貴妃的元春還要說那是“不得見人的去處”,慨嘆不如“田舍之家, 雖齏鹽布帛, 終能聚天倫之樂”。 何況本詩的作者不過是一般的宮人呢?所以這兩句詩既直率又無華,卻最準確地道出宮女可悲的處境和內心痛苦。
雖然深宮寂寞,閑愁似海,但是高高的宮墻,阻擋不住同普通人一樣有著感情的宮女對自由幸福的憧憬和追求。所以她“題詩花葉上,寄與接流人”。把自己對愛情的向往和希冀題于花葉之上,向人間傳出信息,希望得到理解和響應。這一片花葉流出之后的命運是不可預料的,是否能巧遇“接流人”也不可知,而且就是被有情人得到也不可能對她的命運有什么幫助和改變。對此作者是明白的,因之詩句中透露出無可奈何的哀怨。但是這小小花葉表現出沖破封建牢籠的強烈意愿。她的思“春”、“寄情”、希望過上人的生活,便是對封建制度和道德規范的反抗,具有不逆來順受的性格。
從寫作手法上看,本詩具有體簡而情深的特點。短短四句僅寫了深宮題葉一事,語言既通俗又淺易,卻充分表達了作者的感嘆和追求 給讀者留下品味的余地,沒有絲毫語雕刻而意冗的書卷氣味。六朝民歌道: “歌謠數百種,子夜最可憐。慷慨吐清音,明囀出天然。”本詩正是有著這種天然的本色。這和作者是普通的宮女分不開。《本事詩》載顧況在天寶年間于洛陽行宮外流水中得到一首題葉詩。他和詩云:“花落深宮鶯亦悲,上陽宮女斷腸時。帝城不禁東流水,葉上題詩欲寄誰。”若和本詩兩相比較,還是本篇要自然真切得多。
注釋
①無由: 沒有緣由。春: 雙關隱語。以春光象征男女之情。②接流: 承接水流。
上一篇:《雨中憶夫(其二)》詩文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風入松》詩文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