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虎馮河》是什么意思|出處|釋義|出典|例句
【出典】《詩經·小雅·小旻》:“不敢暴虎,不敢馮河。人知其一,莫知其他。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又,《論語·述而》:“子路曰:‘子行三軍,則誰予?’子曰:‘暴虎馮河,死而無悔者,吾不與也。必也臨事而懼,好謀而成者也。’”
【釋義】暴虎即空手與虎搏斗,馮河,即徒步過河。比喻有勇無謀,或喻指危險的事情。
【例句】①嘆富貴如披麻救火,功名似暴虎馮河。(佚名[雙調·折桂令])以暴虎馮河比喻追求功名是極危險的事。②俺張孔目怎還肯緣木求魚,魯齋郎他可敢暴虎馮河。(關漢卿雜劇《包待制智斬魯齋郎》第四折[折桂令])此指魯齋郎不顧一切地橫行霸道。③這就是仙家使作,你可也爭些兒暴虎憑河。(范康雜劇《陳季卿誤上竹葉舟》第四折[滾繡球])“憑河”已轉意,其意為渡河而死。此典用得不貼切。④憑河死,悔時遲。(施惠南戲《幽閨記》第四出《罔害皤良》[園林好])聶賈列說陀滿海牙有勇無謀,不識時務,死到臨頭,后悔已遲。
上一篇:元曲典故《暗香疏影》是什么意思|出處|釋義|出典|例句
下一篇:元曲典故《曹大家》是什么意思|出處|釋義|出典|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