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浦珠還》是什么意思|出處|釋義|出典|例句
【出典】《后漢書》卷七十六《孟嘗傳》:“嘗后策孝廉,舉茂才,拜徐令。州郡表其能,遷合浦太守??げ划a(chǎn)谷實,而海出珠寶,與交阯比境,常通商販,貿(mào)糴糧食。先時宰守并多貪穢,詭人采求,不知紀極,珠遂漸徙于交阯郡界。于是行旅不至,人物無資,貧者餓死于道。嘗到官,革易前敝,求民病利。曾未逾歲,去珠復(fù)還,百姓皆反其業(yè),商貨流通,稱為神明?!?/p>
【釋義】此典故可比喻財物失而復(fù)得,也可以喻政治清明,治績顯著。
【例句】①賦溫潤荊山進玉,吐宮商合浦還珠。(王舉之[雙調(diào)·折桂令]《送友赴都》)作者的友人是一官吏,在送行時,以“合浦珠還”的典故來頌揚他的政績。又,珠玉代指詩歌。②沉香串依然共素手攜,翠珠囊似合浦重回。(賈仲明(《元曲選》作武漢臣)雜劇《李素蘭風(fēng)月玉壺春》第四折[水仙子])比喻李素蘭重新回到李斌身旁。③折此藍田玉,分我合浦珠。(柯丹邱南戲《荊釵記》第十八出《閨念》)玉蓮道白。折玉、分珠皆比喻夫妻分離。此例借用“合浦珠”典故,喻珠的貴重。
上一篇:元曲典故《合巹》是什么意思|出處|釋義|出典|例句
下一篇:元曲典故《后堯婆(后堯母)》是什么意思|出處|釋義|出典|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