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布喉舌》是什么意思|出處|釋義|出典|例句
【出典】《史記》卷一百《季布欒布列傳》:“孝惠時,為中郎將。單于嘗為書嫚呂后,不遜,呂后大怒,召諸將議之。上將軍樊噲曰:‘臣愿得十萬眾,橫行匈奴中。’諸將皆阿呂后意,曰‘然’。季布曰:‘樊噲可斬也!夫高帝將兵四十余萬眾,困于平城,今噲奈何以十萬眾橫行匈奴中,面欺!且秦以事于胡,陳勝等起。于今創(chuàng)痍未瘳,噲又面諛,欲搖動天下’。是時殿上皆恐,太后罷朝,遂不復(fù)議擊匈奴事。”又同上:“楚人諺曰:‘得黃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諾。’”
【釋義】漢代季布原是楚霸王謀士,漢滅楚,漢高祖曾打算把他殺了。他用計得朱家之助逃脫死罪,又成了漢朝大臣。他能言善辯并且任俠好義,有“千金一諾”的美譽。
【例句】賽靈輒、蒯文通、李左車,都不似季布喉舌。(白樸雜劇《裴少俊墻頭馬上》第三折[川撥棹])老院公曾保證不將李千金事告訴裴尚書,并用靈輒等人說自己又知恩義會說話。但尚書一拷問,老院公即和盤托出。因此李千金用老院公說過的話諷刺他,并說老院公的花言巧語不似季布一諾。
上一篇:元曲典故《季子高風(fēng)》是什么意思|出處|釋義|出典|例句
下一篇:元曲典故《家生(家生孩兒)》是什么意思|出處|釋義|出典|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