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山玉》是什么意思|出處|釋義|出典|例句
【出典】漢·桓譚《新論·薦賢》:“連城之璧瘞形荊山。”
【釋義】荊山以產玉著稱,卞和即是在荊山得連城之璧。傳說荊山在湖北省。
【例句】①寶髻高盤堆云霧,釵插荊山玉。(商挺〔雙調·潘妃曲〕)美女所插的釵是用名貴的荊山玉制成。②荊山一片玲瓏,吩咐馮夷,捧出波中。(徐再思[雙調·蟾宮曲]《名姬玉蓮》)“荊山”句暗喻“玉蓮”二字。③賦溫潤荊山進玉,吐宮商合浦還珠。(王舉之[雙調·折桂令]《送友赴都》)古時將詩詞曲賦作品稱作“珠玉”,因而用荊山玉與合浦珠典故比喻送友人時所唱的歌。④他系一條兔鶻,兔鶻海斜皮,偏宜襯連珠,都是那無瑕的荊山玉。(佚名雜劇《風雨像生貨郎旦》第四折[八轉])張三姑形容拈各千戶的衣著,身上掛著名貴的玉飾。⑤不想這火中生比目魚,石內長荊山玉。(李好古雜劇《沙門島張生煮海》第四折[雁兒落])此例中暗用:“種玉”典故。荊山玉比喻好玉,玉生石內,是比喻有仙緣,如“種玉”典故中的楊伯雍聘徐氏。
上一篇:元曲典故《老驥伏櫪(伏櫪心)》是什么意思|出處|釋義|出典|例句
下一篇:元曲典故《荊棘銅駝》是什么意思|出處|釋義|出典|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