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伉儷》是什么意思|出處|釋義|出典|例句
【出典】《左傳·昭公三年》:“齊侯使晏嬰請繼室于晉,……韓宣子使叔向對曰:‘寡君之愿也。寡君不能獨任其社稷之事,未有伉儷,在縗絰之中,是以未敢請。君有辱命,惠莫大焉。……’”又,《國語·周語中》:“今陳侯不念胤續之常,棄其伉儷妃嬪,而帥其卿佐以淫于夏氏。”韋昭注:“伉,對也;儷,偶也。”又,《文選》左思《詠史》詩:“買臣因采樵,伉儷不安宅。”張銑注:“伉儷謂妻也。”又,《文選》潘安仁(岳)《楊武誄》:“而子之姑,余之伉儷焉。”
【釋義】古時伉儷稱正妻,如《左傳·昭公二年》:“晉少姜卒,公如晉,及河,晉侯使士文伯來辭曰:‘非伉儷也,請君無辱。’”疏曰:“言少姜是妾,非敵身對偶之人也。”即是說妾不是伉儷。后來人們以“伉儷”通指配偶。
【例句】溫清之禮既缺,伉儷之情何堪。(高明南戲《琵琶記》第三十一出《幾言諫父》)牛氏說伯喈赴考,別親數年,既虧了對父母的孝心,也負了與五娘的夫妻之情。
上一篇:元曲典故《亢倉子》是什么意思|出處|釋義|出典|例句
下一篇:元曲典故《俊逸鮑參軍》是什么意思|出處|釋義|出典|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