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龍飛》是什么意思|出處|釋義|出典|例句
【出典】《周易·乾》:“九五,飛龍在天,利見大人。”朱熹注:“剛健中正,以居尊住,如以圣人之德,居圣人之位,故其象如此。”
【釋義】乾卦九五,術數家以為是人君的象征,因此后人稱皇帝為“九五之尊”。
【例句】①壽星捧玉杯,王母下瑤池,樂聲齊眾仙來慶喜。六合清,八輔美,九五龍飛,四海升平日。(馬致遠套曲[中呂·粉蝶兒],[迎仙客])套曲為慶賀皇帝的壽誕而作,“九五龍飛”象征人主。②曉開閶闔慶天申,九五龍飛第一春,星圍電繞天威近。(孫周卿[雙調·水仙子]《日邊》)這里寫朝堂之上群臣朝拜天子的情況。“九五龍飛第一春”句意或指天子新繼位,或指改元。天申,皇帝生日。③不見九五數飛龍在天,望海門潮信遠。(王伯成雜劇《李太白貶夜郎》第四折[川撥棹])李白沉江到了龍宮,卻想念起九五之尊,即唐明皇。④愿陛下福齊天,九五數飛龍在天。昨日商今日周,別換了一重天。(鄭光祖雜劇《輔成王周公攝政》楔子[賞花時])祝賀武王登基。
上一篇:元曲典故《舉案齊眉》是什么意思|出處|釋義|出典|例句
下一篇:元曲典故《九合諸侯》是什么意思|出處|釋義|出典|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