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涎香》是什么意思|出處|釋義|出典|例句
【出典】唐·蘇鶚《杜陽雜編》卷下:“(同昌公主)一日,大會韋氏之族于廣化里,玉饌俱列,暑氣將甚。公主命取澄水帛,以水蘸之,掛于南軒,良久,滿座皆思挾纊。澄水帛長八九尺,似布而細(xì),明薄可鑒,云其中有龍涎,故能消暑毒也。”又,宋·蔡絛《鐵圍山叢談》卷五:“時于奉宸中得龍涎香二,琉璃缶、玻璃母二十大篚。……香則多分賜大臣近侍,其模制甚大而質(zhì)古,外視不大佳。每以一豆火爇之,輒作異花氣,芬郁滿座,終日略不歇。”又,《宋史》卷一百一十九《禮志二十二》:“紹興七年,三佛齊國乞進(jìn)章奏,赴闕朝見,詔許之。令廣東經(jīng)略司斟量,只許四十人到闕,進(jìn)貢南珠、象齒、龍涎、珊瑚、琉璃、香藥。”
【釋義】龍涎香是一種名貴的香料,是抹香鯨病胃的分泌物。香氣奇異,經(jīng)久不歇,還能解暑氣。后人用以比喻名貴的香。
【例句】飲香醪,滿捧羊羔,寶鼎龍涎香未消。(劉唐卿雜劇《降桑椹蔡順孝母》第一折〔尾聲〕)比喻鼎內(nèi)的熏香十分名貴。
上一篇:元曲典故《龍泉(龍淵)》是什么意思|出處|釋義|出典|例句
下一篇:元曲典故《龍荒》是什么意思|出處|釋義|出典|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