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羽》是什么意思|出處|釋義|出典|例句
【出典】《新唐書》卷一百九十六《陸羽傳》:“陸羽字鴻漸,一名疾,字季疵,復州竟陵人。不知所生,或言有僧得諸水濱,畜之。既長,以易自筮,得蹇之漸,曰:‘鴻漸于陸,其羽可用為儀。’乃以陸為氏,名而字之。”同上又,“羽嗜茶,著經三篇,言茶之原、之法、之具尤備,天下益知飲茶矣。時鬻茶者,至陶羽形置煬突間,祀為茶神。”又,李肇《唐國史補》:“竟陵僧有于水濱得嬰兒者,育為弟子,稍長,自筮得蹇之漸,由曰:‘鴻漸于陸,其羽可以為儀。’乃令姓陸名羽,字鴻漸。羽有文學,多意思,恥一物不盡其妙,茶術尤著。鞏縣陶者多為瓷偶人,號‘陸鴻漸’,買數十茶器得一鴻漸。市人沽茗不利,輒灌注之。羽于江湖稱‘竟陵子’,于南越稱‘桑苧翁’。與顏魯公厚善,與玄真子張志和為友。”
【釋義】陸羽,唐竟陵(今湖北天門)人,少為孤兒,僧人撫育成人。著《茶經》傳于世,茶工祀為“茶神”。
【例句】兒啼漂向波心住,舍得陸羽喚誰父。(馮子振〔正宮·鸚鵡曲〕《陸羽風流》)這是述陸羽幼時被棄在水濱,由僧人收養(yǎng)的身世。
上一篇:元曲典故《路岐》是什么意思|出處|釋義|出典|例句
下一篇:元曲典故《陸龜蒙散誕》是什么意思|出處|釋義|出典|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