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猴而冠》是什么意思|出處|釋義|出典|例句
【出典】《史記》卷七《項羽本紀》:“人或說項王曰:‘關中阻山河四塞,地肥饒,可都以霸。’項王見秦宮室皆以燒殘破,又心懷思欲東歸,曰:‘富貴不歸故鄉,如衣繡夜行,誰知之者!’說者曰:‘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
【釋義】項羽只想著衣錦還鄉,失去了統一天下的好機會。人以為他胸無大志,成不了大事,像穿戴衣冠的猴子。后人以“沐猴而冠”比喻小人,無行的人。
【例句】不由咱生嗔怒,我罵你個沐猴冠冕牛馬襟裾。(石君寶雜劇《魯大夫秋胡戲妻》第三折[耍孩兒])梅英罵秋胡行為卑鄙荒唐。
上一篇:元曲典故《民以食為天》是什么意思|出處|釋義|出典|例句
下一篇:元曲典故《沛公大風》是什么意思|出處|釋義|出典|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