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臣負薪》是什么意思|出處|釋義|出典|例句
【出典】《漢書》卷六十四上《朱買臣傳》:“朱買臣,字翁子,吳人也。家貧,好讀書,不治產業,常艾薪樵,賣以給食,擔束薪,行且誦書。其妻亦負戴相隨,數止買臣毋歌謳道中。買臣愈益疾歌,妻羞之,求去。買臣笑曰:‘我年五十當富貴,今已四十余矣。女苦日久,待我富貴報女功。’妻恚怒曰:‘如公等,終餓死溝中耳!何能富貴?’買臣不能留,即聽去。”
【釋義】用朱買臣貧時賣柴故事,寫世上窮通變化的現象。
【例句】①子房鞋,買臣柴。屠沽乞食為僚宰,版筑躬耕有將才。(馬致遠[雙調·撥不斷])作者以“子房鞋”,“買臣柴”等典故,抒發窮通應待天時的感嘆。②擔頭擔明月,斧磨石上苔,且做樵夫歸去來。柴,買臣安在哉?空巖外,老子棟梁材。(馬致遠[南呂·金字經])這一例用朱買臣典故,說明有才能的人,不一定都能發跡,感嘆了作者懷才不遇的思想感情。③買臣負薪,相如沽酒。(馬致遠殘套[黃鐘·女冠子])列舉歷代曾經有過坎坷遭遇的名人,以敘述作者的“窮通皆命”的思想。④買臣見棄于其妻,季子不禮于其嫂。(柯丹邱南戲《荊釵記》第十出《逼嫁》)以古賢未達時境況比喻十朋。季子指蘇秦,他落魄回來,嫂子看不起他。見“季子金盡”條。⑤記得買臣未遇挑薪賣,后來發跡何難!(佚名南戲《白兔記》第五出《留莊》[纏枝花])李文奎將劉知遠比喻作朱買臣,看準他會發跡。
上一篇:元曲典故《買臣守會稽》是什么意思|出處|釋義|出典|例句
下一篇:元曲典故《倪寬抱鋤》是什么意思|出處|釋義|出典|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