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中火(石火)》是什么意思||出處|釋義|出典|例句
【出典】《關尹子·五鑒》:“來于我者,如石火頃,以性受之,則心不生,物浮浮然。”又,《文選》晉·潘岳《河陽縣作二首》之一:“颎如槁石火,瞥若截道飆。”李善注:“古樂府詩曰:‘鑿石見火能幾時?’”
又,唐·裴铏《傳奇·封陟》:“后七日夜,姝又至,態柔容冶,靚衣明眸,又言曰:‘逝波難駐,西日易頹,……莫種槿花,使朝晨而騁艷;休敲石火,尚昏黑而流光。’”
【釋義】鑿石取火,火光一閃即逝,古人用此典比喻即生即逝的物體,或比喻時光之易逝。古詩文中常用此典,在此不能枚舉。又因為石火很難捕捉,元曲中也用以比喻難得到的物體。
【例句】①恰便似沙里淘金,石中取火,水中撈月。(楊景賢雜劇《馬丹陽度脫劉行首》第三折[醉春風])此例中比喻難以得到的東西。②便百年能得幾時閑?去向那石火光中急措手,如何迭辦?(馬致遠雜劇《呂洞賓三醉岳陽樓》第二折[三煞])這一例“石火”比喻短暫的生命。③你早則省得浮世風燈石火,再休戀兒女神珠玉顆。(馬致遠等雜劇《邯鄲道省悟黃粱夢》第四折[倘秀才])義同上例。④你既知這榮華似水上沫,這功名似石內火,可怎生講堂中把面皮搶破?(范康雜劇《陳季卿誤上竹葉舟》第四折[滾繡球])是說榮華富貴,功名前程,即使得到了,也像石火一閃,十分短暫。
上一篇:元曲典故《瘦損何郎》是什么意思||出處|釋義|出典|例句
下一篇:元曲典故《石崇富》是什么意思||出處|釋義|出典|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