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二居陋巷》是什么意思||出處|釋義|出典|例句
【出典】《論語·雍也》:“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又,《史記·仲尼弟子列傳》:“孔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回年二十九,發(fā)盡白,蚤死??鬃涌拗畱Q,曰:‘吾自有回,門人益親?!薄端麟[》按:“《家語》亦云‘年二十九而發(fā)白,三十二而死。”
【釋義】孔丘弟子顏回賢而貧,居陋巷不改其志,三十二歲夭亡。
【例句】三十二居陋巷,二十四位中書,都作了北邙山下骨。(佚名〔中呂·紅繡鞋〕)這一小令敘說富貴、貧賤都難逃生死大關(guān)的思想,“三十二居陋巷”是指顏回貧而早卒,“二十四居中書”則是唐郭子儀,居中書令經(jīng)二十四考之事。
上一篇:元曲典故《三分春色》是什么意思||出處|釋義|出典|例句
下一篇:元曲典故《三千劍客》是什么意思||出處|釋義|出典|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