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耳》|出典|釋義|例句
【出典】見“巢由”條。
【釋義】因堯欲讓天下給許由,許由不受。又因為耳朵聽了堯的話,許由覺得臟了耳朵,就去水邊洗耳朵。而巢父又嫌洗過耳的水不潔,去別處飲牛。
【例句】①雖住在洗耳溪邊不飲牛,貧自守。(不忽木套曲[仙呂·點絳唇]《辭朝》[油葫蘆])表明自己要像巢父那樣,不在洗耳溪邊飲牛,不愿沾染俗世的污濁。②信腳山之下,洗耳水之涯,正失路迷蹤沒亂煞。(王子一雜劇《劉晨阮肇誤入桃源》第一折[醉中天])劉、阮二人在天臺山迷路,美稱山上的溪水為“洗耳水”,用許由典故。③這琴,他教我閉門學禁指,留意譜聲詩,調養圣賢心,洗蕩巢由耳。(王實甫《西廂記》第五本第二折[白鶴子])鶯鶯送張生一張琴,張生深知其意,是要他養性而不聽淫聲,洗耳典故在此有變化意。④洗了耳覓許由,學太公把釣鉤。(佚名雜劇《龐涓夜走馬陵道》第二折[煞尾])孫臏一時灰心,對龐涓說,傷好后要學許由洗耳隱居。
上一篇:元曲典故《洗兒會》|出典|釋義|例句
下一篇:元曲典故《涂山四日離大禹》|出典|釋義|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