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剛揮斧》|出典|釋義|例句
【出典】唐·段成式《酉陽雜俎》卷一《天咫》:“舊言月中有桂,有蟾蜍。故異書言,月桂高五百丈,下有一人常斫之,樹創隨合。人姓吳名剛,西河人,學仙有過,謫令伐樹。”
【釋義】吳剛是傳說中月中神仙,因有過失,罰他在月中斫桂樹。此典用于詠月題材作品之中。
【例句】①更何消斫桂婆娑,早已有吳剛揮斧。(姚燧[正宮·黑漆弩])這是中秋賞月所寫小令,因而用吳剛事。②現放著斫桂的吳剛巨斧風樣快,只問他奔月的嫦娥曾否下妝臺。(吳昌齡雜劇《張天師斷風花雪月》第四折〔七兄弟〕)桂花仙請吳剛為她做證,證明她沒有過錯。
上一篇:元曲典故《吳公瑾》|出典|釋義|例句
下一篇:元曲典故《吳融八韻賦》|出典|釋義|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