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朋自遠方來》|出典|釋義|例句
【出典】《論語·述而》:“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釋義】孔子重視朋友間的友情,后人用于交友內容的作品中。
【例句】①原來是有朋自遠方來。你道是濟濟衣冠,楚楚人才,俺也只為情重如山,恩深似海。(佚名雜劇《薩真人夜斷碧桃花》第四折)碧桃還魂,見情人張道南后的唱詞,用《論語》語典。②多應是把我來降階接待,豈不聞有朋自遠方來。(鄭光祖雜劇《醉思鄉王粲登樓》第二折[滾繡球]王粲去投奔劉表,以為劉表會當他是友人,降階相迎。
上一篇:元曲典故《有待江山》|出典|釋義|例句
下一篇:元曲典故《有美玉于斯》|出典|釋義|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