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瓚
春宵聽雨第三番,起坐篝燈酒自溫①。
清曉開門看桃李,蒼柯翠筱喜無言②。
【注釋】
①篝燈:燈籠。②柯:樹枝。無言:指桃、李而言,暗用《史記·李將軍傳贊》語典:“諺曰:桃李無言,下自成蹊。”
【評說】
本詩選自顧文彬《過云樓書畫記》卷六。
倪瓚的《竹石喬柯圖》,今存,紙本水墨,藏上海博物館。畫幅下部畫坡石,著修竹數叢,喬柯兩株。樹竹得春雨滋潤,細枝勃發,蒼勁挺秀,富有生機,然葉子尚未生長,樹竹顯得疏瘦。據《過云樓書畫記》云:“此幀為煙客太常舊藏。淡墨作樹石,叢筱間之,真拙逸老人所謂‘蒼勁妍潤,尤得清致’者。自題絕句云(略)。”顧氏題此畫為《倪幻霞春宵聽雨軸》,蓋取題詩首句前四字命名之。然倪瓚原題記云:“倪瓚寫竹石喬柯并賦絕句奉贈舫齋文學,丁酉二月廿三日也。夏四月五日,復以贈仲權征君云。瓚。”(見原畫右上方)按,丁酉,為至正十七年(1357),時倪瓚五十六歲。仲權,姓倪,四明人。這里,據倪氏原畫題記更改畫名為《竹石喬柯圖》。
題畫詩大多從畫面具象落筆,但是倪迂這首詩卻從“題外寫來”,首句“春宵聽雨第三番”,乍看,似乎與竹石喬柯毫無關涉,細細品來,方知這個開端與畫幅關系密切。春宵聽雨,很容易使人聯想起杜甫的《春夜喜雨》:“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春夜的蒙蒙細雨,確需側耳屏息,方能聽得。這樣的細雨,已經落了三天,竹樹飽受浸潤,蒼翠可喜。初春,乍暖還寒,所以,次句說“起坐篝燈酒自溫”,點亮燈,溫好酒,消除寒意。倪迂費了全詩一半的筆墨,敘寫春雨微寒情狀,為畫面形象的出現蓄足了勢。第三句,描寫自己兩個連續性的動作:“清曉開門”、“看桃李”,這才點到畫面形象上來。尾句申足上文“看桃李”的詩意,桃李、竹樹的枝干受到春雨連番的滋潤,蒼翠欲滴,“蒼勁妍潤”,逗人喜愛。盡管桃李“無言”,它們也是喜滋滋的。這首自題詩在極有情致的筆調下戛然而止,詩人將畫面形象的蓬勃生機描繪得淋漓盡致,深得自然物之神理,更為自己這幅畫傳了神。
上一篇:《題竹梧高陰軸》題畫詩賞析
下一篇:《題竹石圖》題畫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