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商
水墨乍成巖下樹,摧殘半隱洞中云。
猷公曾住天臺寺①,陰雨猿聲何處聞?
【注釋】
①猷公:指東晉竺曇猷,他曾居天臺山之寺院。
【評說】
本詩選自陳邦彥《歷代題畫詩類》卷七一、《全唐詩》卷三○四。
湛上人,即唐代天臺宗湛然和尚,俗姓戚,常州(今屬江蘇)人。他出家于義興凈樂寺,研習(xí)天臺宗教義,以興復(fù)天臺宗為己任,是天臺宗的九祖。大歷時代,四方從學(xué)者極多,如翰林學(xué)士梁肅、吏部郎中李華等均從其學(xué)。贊寧《宋高僧傳》卷六有《湛然傳》。劉商與之交游,為其寺院畫水墨松,并題贈此詩。
題畫詩常從畫面形象發(fā)端,而劉商卻從畫作松樹的動作著筆,別開生面,他寫出“水墨乍成巖下樹”句,詩人說自己用水墨很快地畫成這株松樹,不敷色,用枯筆畫成摧頹的枝葉,隱約地在縫隙中可以見到洞中的云氣。在描寫繪畫動作的同時,見出畫面具象。下半首,詩人以東晉的竺曇猷,比喻唐代的湛然。湛然居于天臺國清寺,在何處他能聽到陰雨天猿的哀鳴聲呢? 言外之意,湛然和尚將在畫松中聽到猿聲。這里以問句作結(jié),變直敘句式為反詰句式,增加詩的婉曲的韻味,自有言之不盡的情致。
上一篇:《題震澤煙樹圖》題畫詩賞析
下一篇:《嚴公廳宴同詠蜀道畫圖得空字》題畫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