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周
秋來好在溪橋上,筆硯勞勞意自閑①。
老眼看書渾如霧②,模糊只寫雨中山。
【注釋】
①勞勞:辛勞。②渾如霧:從杜甫詩句中化出。杜甫《小寒食舟中行》:“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霧中看。”
【評說】
本詩選自潘正煒《聽帆樓書畫記》卷二。
這首乍看很普通的題畫詩,卻寫出畫家兩點很重要的畫學思想,是一首很有代表性的闡發畫學理念的題畫詩。
首先,沈周告訴大家,自己“筆硯勞勞”,創作活動很頻繁,很辛苦,但是由于自己的心態是閑逸的,“秋來好在溪橋上”,便是“意自閑”的具體表現。心胸寬闊,恬淡自適,淡泊名利,“意自閑”,因此筆下的景、物和畫境是閑適的,意到情適,幽靜思逸。石田老人將自己對意閑和境閑辯證關系的深刻體識,趁著題畫的機會,表述出來。他的學生文征明,對乃師的畫學思想有很深的領悟,寫出“悠然胸次白云閑”(《題沈周為吳寬所作六冊》詩中句,載潘正煒《聽帆樓書畫續記》卷下),稱贊沈周繪畫藝術“意到情適”的意境源于純靜恬淡的心境。
詩的后半首,表述自己繪畫藝術與“米家山”的淵源關系。沈周很注意汲取宋元畫家的藝術營養,兼取眾長,以發展和提高自己的繪畫水平。就中影響最大的還是元代的黃公望和吳鎮。李日華《六研齋筆記》說:“石田繪事,中年以子久為宗,晚乃醉心于梅道人。”沈周自己在《題大癡筆意圖》中也說:“畫在大癡境中,詩在大癡境外。恰好百二十年,翻身出世作怪。”但是,在這首題畫詩里,沈周談到晚年老眼昏花,常寫“雨中山”,這絕非隨手拈來的等閑筆墨,實質上透露了自己深受宋代米家父子藝術影響的消息。汪砢玉在評論沈周《陽岡亭子圖》時,有一段很值得注目的評說:“啟南之畫,故法大癡,亦是其本色,乃所圖《陽岡亭子》,獨作老米筆苔點。”(《珊瑚網》卷三十八)文征明也說:“憑君莫作元暉看,自寫吳門雨后山。”(《題吳嗣業藏石田先生畫》,載潘正煒《聽帆樓書畫續記》卷下)稱贊乃師的“吳門雨后山”,可與米元暉的云山圖媲美。由此可知,沈周在本詩結句寫道“模糊只寫雨中山”,并不僅僅因為晚年眼睛昏花的緣故,而是真切地寫出自己和二米的關系。《寶繪錄》卷一一米芾畫卷后沈周跋云:“余家三世祖傳繪理,癖好董巨、二米筆法。”他在《畫山水圖》上題曰:“米不米,黃不黃,淋漓水墨余清狂。”都清楚地說明沈周畫風深受二米影響的道理,這都可與本詩互相印證。
上一篇:《題山水軸》題畫詩賞析
下一篇:《題山水軸》題畫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