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巖
望去壁間春似海,半株僵鐵萬花開。
莫奇林叟情耽冷,山鳥亦知解愛梅。
華巖(1682—1756),清著名書畫家。字秋岳,原字德嵩,號新羅山人、白沙道人、東園生、布衣生、離垢居士等。福建上杭人,一說莆田人。出身貧困,曾為造紙作坊徒工。擅畫花鳥、山水、人物、草蟲,尤以花鳥最為出眾。重視寫生,構(gòu)圖新穎,敷色鮮嫩,形象生動多姿,以畫花鳥雜畫為主。工書,取法鐘、虞,自成一體。亦能詩,有《離垢集》、 《解弢館詩集》。傳世畫作有《花鳥冊》、 《白云松舍圖》、 《雙雀愛梅圖》、 《秋風(fēng)好音圖》、 《春水雙鴨圖》、 《斗雀圖》、《鳥鳴秋樹圖》、 《林梢雀躍圖》、 《鳥悅明花圖》等。
題畫詩前兩句寫畫中的梅花。詩意是說,遠(yuǎn)遠(yuǎn)望去,山壁間春光似海,原來是半株像僵鐵一樣屈折蒼勁的老梅開花了,千朵萬朵,燦爛似錦,綴滿枝頭。的確,梅花是這幅畫的主體形象,幾乎占了整個畫幅的一半,它的枝干盤曲遒勁,色似僵鐵,縱橫自如地從右上伸向空中,以暗示這是懸崖峭壁上的古梅。
第三句以林逋愛梅的典故來深化畫意,因?yàn)楫嬛胁⑽闯霈F(xiàn)林逋的形象,故必須用詩來補(bǔ)充。耽,酷嗜,沉溺。 這句是說,不要奇怪林逋為什么酷嗜那清冷淡雅的梅花。林逋是宋初隱士,他愛梅成癖,隱居在杭州西湖孤山,植梅以為妻,養(yǎng)鶴以為子,吟梅以自適,以此度過了一生。他的詠梅詩中最著名的是“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一聯(lián),人們以為能攝梅花之魂。
詩引“梅妻鶴子”的林逋故事,是為了突出這幅畫的主題,即詩的第四句“山鳥亦知解愛梅”。其意是說,連山鳥都懂得愛梅花,何況林逋呢?人們大可不必為他“梅妻鶴子”的怪僻行為感到奇怪了。
圖中畫了兩組鳥,一組是兩只山雀,另一組是兩只錦雞。一只山雀倒懸在一根梅枝上,扭轉(zhuǎn)頭去,似在呼喚另一只山雀趕快前來賞梅。真可套得上一句“雙雀枝頭春意鬧”了。兩只錦雞好像被這生動的情景吸引住了。一只雄的正站在一塊突出的巖石上昂首翹尾,似亦欲展翅飛上梅枝。另一只雌的則站在另一塊較低的巖石上,轉(zhuǎn)首側(cè)目,似乎也對山雀賞梅的景象十分感興趣。整個畫幅,春光明媚,生意盎然。畫與詩突出了一個中心:鳥尚如此愛梅,何況是人。畫家熱愛生活之情,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
上一篇:《題雙鉤桃花圖》題畫詩賞析
下一篇:《題雙鷺圖》題畫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