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燮
四十年來畫竹枝,日間揮寫夜間思;
冗繁削盡留清瘦,畫到生時是熟時。
【評說】
本詩選自上海博物館藏板橋《竹石》題詩。
這首題畫之作,借詩提出了三個繪畫理論問題,值得回味與研究。首先,多實踐、多構思,是提高繪畫技藝的重要方面。所謂“思者,刪撥大要,凝想形物”(荊浩《筆法記》),以達到物我交融,從而日臻“遷想妙得”的功效。這可從作者四十年畫竹的經驗中得到印證。其二,削繁就簡。在畫面中僅有的“一兩三枝竹竿,四五六片竹葉”中,表面上“自然淡淡疏疏”,竹子的清瘦風操就由此傳出,其藝術概括力和表現力較冗繁的畫面更強。
畫事不可不熟,不熟則心手不相應;不可太熟,太熟則庸俗無新意。至如“生”,既為畫家所忌,又為畫家所需。初學忌生,必須勤學苦練,以求其熟,所以“日間揮寫夜間思”是必經途徑。既熟之后,又必須濟之以生,大巧若拙,而后方能控制太熟的流弊而獨具清新的氣息。“畫到生時是熟時”就是這種“純熟返生”(唐志契《繪事微言》)理論的發揮,此其三也。
因而,作為傳統繪畫美學的研究,這首題畫詩是不可不讀的。
上一篇:《題畫竹》題畫詩賞析
下一篇:《題畫竹》題畫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