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庭堅
山雞照影空自愛,孤鸞舞鏡不作雙①。
天下真成長會合,兩鳧相倚睡秋江。
【注釋】
①孤鸞舞鏡:范泰《鸞鳥詩序》述,古代劂賓王捕獲一只鸞鳥,很喜愛它,可是它三年不鳴叫。劂賓王聽從夫人建議,讓鸞鳥照鏡子,那知它看到自己的身影后,不勝悲慟,突然飛舞起來,悲鳴而死。
【評說】
本詩選自《豫章黃先生文集》卷五、《歷代題畫詩類》卷九七。
這首題畫詩所描寫的畫面實景,只在尾句“兩鳧相倚睡秋江”,一對野鴨,在溶溶秋江上相倚而眠,詩語極精工,意象深美,說明詩人在尾句上頗用力,符合絕句詩的體征。詩的前三句,無一字不是為逗出尾句詩意服務(wù)的?!吧诫u”句,說山雞站在水邊,照影自憐,“孤鸞”句,說孤鸞在鏡前飛舞,為不成雙而悲鳴。兩句詩,以山雞、孤鸞孤單的意象,反襯出雙鳧睡秋江的安寧、和諧和美滿。詩的第三句與尾句拍合,點出“長會合”的題意。本詩運化前人現(xiàn)成的詩句入詩,關(guān)于這一點,宋人洪邁早已指出:“徐陵《鴛鴦賦》云:‘山雞映水那相得,孤鸞照鏡不成雙。天下真成長會合,無勝比翼雙鴛鴦?!S魯直《題畫睡鴨》云云,全用徐語點化之,末句尤精工?!?《容齋隨筆》卷一)黃詩之“山雞”句,變換較多;“孤鸞”句,僅改動一個“舞”字,第三句,一字不動地將徐陵成句搬入本詩。由于黃庭堅用前人成句入詩,功夫用在“化”字上,對它們加以運鑄、點化、改造,與自己的立意契合無間,語若已出,因此能成為一首趣味盎然的好詩。
上一篇:《題畫牡丹寫生》題畫詩賞析
下一篇:《題畫竹》題畫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