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熙
竹如長爪郎君立,石似平頭奴子隨。
可有錦囊佳句否?身天外正尋詩①。
【注釋】
①(song)身:挺身直立。
【評說】
本詩選自戴熙《賜硯齋題畫偶錄》。
竹石是歷代文人畫士所鐘愛的尤物,因為早在《周易》中就有“介于石,臭如蘭,堅多節”之說。清代大書畫家鄭板橋更是將這一精神發揚到極致,他的幾首《題竹石》詩也指出了其中的內蘊:“一竹一蘭一石,有節有香有骨,滿堂皆君子之風,萬古對青蒼之色”,“竹石相交萬萬年,兩家節介本天然。”而戴熙并沒有一味遵循前人的藝術軌范,而是另辟蹊徑,別出心裁。
畫家由畫上的竹石聯想到唐代著名詩人李賀。“長吉(按:李賀字)細瘦,通眉,長指爪,能苦吟疾書。……恒從小奚奴,騎距驢,背一古破錦囊,遇有所得,即書投囊中。及暮歸,太夫人使婢受囊出之,見所書多,輒曰:‘是兒要當嘔出心乃已爾。”(李商隱《李長吉小傳》)詩作前二句,抓住了李賀細瘦這一外形特征,將竹與人相聯起來。一竿瘦竹,幾根細枝,絕似長吉瘦弱單薄的身材;而銛利的竹葉,攢聚枝頭,或如“個”字,或如“介”字,與李賀的“長指爪”又是何其相似;與竹枝相依相傍的石頭,就好似恒從長吉的“小奚奴”。通過作者這么一點,畫上的竹子立即人格化了。李賀“錦囊投詩”的故事盡人皆知,詩的后兩句就此更進一步發問:“可有錦囊佳句否?”這樣一問,這首題畫的詩意就豁然開朗,陡起波瀾。最后一句,緊承上問作答,他正直身挺立于天外,四處尋覓優美的意象入詩。這一回答,不僅表現了李賀苦吟的神情,更是揭示了李賀詩歌的藝術特色與個性,因為他的意象光怪離奇,月宮、銀河、蓬萊、云樓、羲和之類不正要在天外尋覓嗎?
一般的題畫之作,要么描繪畫境、品評意境,要么寓意表情,或者申發補充畫意,發表自己的見解。而戴熙的這首題畫,卻是與眾不同,構思巧妙,大膽運用相似聯想,將畫面與歷史人物結合,這確是題畫中絕少見的。
上一篇:《題畫》題畫詩賞析
下一篇:《題畫》題畫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