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集
不見湖州三百年①,高公尚書生古燕②。
西湖醉歸寫古木,吳興為補幽篁妍③。
國朝名筆誰第一④?尚書醉后妙無敵。
老蛟欲起風雨來,星墮天河化為石。
趙公自是真天人⑤,獨與尚書情最親。
高懷古誼兩相得,慘淡酬酢皆天真⑥。
侍郎得此自京國,使我觀之三嘆息。
今人何必非古人,淪落文章付陳跡。
【注釋】
①湖州:指宋代畫竹名家文同。文同曾任湖州知州,故云。②古燕:古代燕地。高克恭是山西大同人,屬古代燕地。③吳興:指元代畫家趙孟頫,他是吳興人,人稱“趙吳興”。④國朝:封建時代稱本朝為國朝,虞集是元人,因稱元朝為國朝。⑤天人:才能杰出的人。《三國志·魏書·王粲傳》裴注引《魏略》:“(邯鄲)淳歸,對其所知嘆(曹)植之才,謂之‘天人’。” ⑥慘淡:認真刻苦地進行藝術構思。杜甫《丹青引贈曹將軍霸》:“意匠慘淡經營中。”
【評說】
本詩選自陶宗儀《南村輟耕錄》卷二六、陳衍《元詩紀事》卷一一。
高彥敬,即高克恭;趙子昂,即趙孟頫,兩人都是元代畫家,詳見前文介紹。關于這一幅高克恭、趙孟頫合作的《古木竹石圖》,陶宗儀記載了他們作畫的本事:“高文簡公一日與客游西湖,見素屏潔雅,乘興畫奇石古木。數日后,文敏公為補叢竹。后為戶部楊侍郎所得。虞文靖公題詩其上云云,此圖遂成三絕矣。”(《南村輟耕錄》卷二六“詩畫題三絕”)
這首七古題畫詩共十六句,采用有規則地交替平仄韻的用韻方式寫成,很自然地將全詩分成四個層次。第一層四句,用平聲先韻,描寫高克恭畫古木、趙孟頫補幽篁的事實,詩從宋代畫竹名家文同開端,從題外寫來,引出“高公”(即高克恭)、“吳興”(即趙孟頫)。高克恭善畫墨竹,風格近似文同,清顧復《平生壯觀》論高克恭《墨竹圖》云:“一段潑墨大葉,有湖州之概。”趙孟頫也擅畫墨竹,繼承文同傳統。這一層詩意,寫到高畫趙補的雅事,也擷出兩位畫家的藝術淵源。
第二層四句,入聲質、陌、錫韻通押,專寫高克恭畫木石。他乘著酒興畫作奇石古木,“老蛟”句,狀古木之氣韻,如蛟龍將飛,風雨欲來。“星墜”句,狀奇石之怪異,如隕石天落,銀河墜星。
第三層四句,換用平聲真韻,專寫趙孟頫補畫的匠心以及他和高克恭的情誼。趙孟頫是個才能出眾的人,他與高氏喜尚相同,志趣相投,關系素密,情誼親切,所以他補畫叢竹,意匠經營,揣摩高克恭畫意而酬應之,都得“天工”和“真趣”。
第四層四句,人聲職、陌通押,詩人以自己的觀感收結全篇。他觀看高、趙合作之畫以后,忽發感慨,慨文同畫竹之不易見到,說:今人應該珍重古人,不應非薄古人,要知道文章(包括繪畫作品)一旦流落散失,就成為陳跡。這感慨中,自然寓有以古視今的深意,告誡人們好為珍藏當今的藝術品。
上一篇:《題高尚書秋山暮靄圖》題畫詩賞析
下一篇:《題高房山墨竹》題畫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