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維楨
千山萬山青入空,大梅小樹如游龍。
井西道人出神去①,飛過蓬萊第一峰②。
【注釋】
①井西道人:即黃公望,汪砢玉《珊瑚網(wǎng)》卷三三錄張夢辰《題子久山水》詩云:“井西道人壺中仙?!?②蓬萊:古代傳說中的海上三神仙之一。
【評說】
本詩選自日本京都小栗秋堂藏墨跡。
楊維楨(1296—1370),元代文學家、書法家,字廉夫,號鐵崖、東維子、鐵笛道人,諸暨(今屬浙江)人。元泰定四年(1327),登進士第,歷仕建德路總管府推官、江西儒學提舉。入明后,絕意仕進,晚年居松江。元末,鐵崖領(lǐng)袖詩壇,與詩人張雨、郯韶、顧瑛,畫家黃公望、倪瓚等交游,多所唱酬,寫過很多題畫詩。其詩奇崛古奧,時號“鐵體”,有《鐵崖古樂府》、《東維子文集》等。
這首詩題寫黃公望的《淺絳山水橫幅》。汪砢玉《珊瑚網(wǎng)》卷三三著錄黃公望《淺絳色山水圖》,據(jù)“風月福人”、“閑閑”二人的題詩看,可知楊維楨所題的畫,與汪氏的記載不相合,當是另外一幅。
這首小詩,寫得很有特點。楊維楨首先摹寫畫面上千重山、萬重山高聳入云,近處大梅、遠處小樹,蜿蜒如游龍的景色,然后筆觸轉(zhuǎn)到畫家的藝術(shù)想象上去。他說黃公望出神地馳騁想象,自身飛越蓬萊仙山的第一峰,言外之意,畫面上的重巒疊嶂,正是以蓬萊第一峰為藍本畫成的。這首詩想象力豐富,靈動活脫,風神搖曳,蒼莽雄渾、意象深遠之詩境,全由畫境托出,真可謂詩之妙出于畫之妙。本詩的藝術(shù)風格與楊維楨詩的主導風格不一樣,可說是鐵崖詩中的別調(diào)。
上一篇:《求崔山人百丈崖瀑布圖》題畫詩賞析
下一篇:《湓浦琵琶圖》題畫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