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龜蒙
霜骨云根慘澹愁①,宿煙封著未全收。
將歸與說文通后②,寫得松江岸上秋。
【注釋】
①霜骨:指松樹,松有傲霜雪的本性。云根:石塊。②文通:唐代畫家張璪,字文通,善畫松石。文通后:陸龜蒙時(shí)代,張璪已死,此指張璪后裔。
【評(píng)說】
本詩選自《全唐詩》卷六二九。
陸龜蒙(生卒年不詳),唐代詩人,字魯望,號(hào)天隨子、江湖散人,吳郡(今江蘇蘇州)人。長(zhǎng)期隱居吳淞江甫里(今吳縣舟直),終身不仕,人稱“甫里先生”。善詩文,風(fēng)格矯激奇峭,立意新奇,與皮日休常相唱和,齊名,世稱“皮陸”。有《笠澤叢書》。
本詩的藝術(shù)構(gòu)思,擺脫一般題畫詩常見的套路,別具一格。詩人由自然景物出發(fā),展開想象,以吳淞江曉景開端,二句一意,是說吳淞江上似消未消的晨霧籠罩著岸邊的松石,似乎帶著凄清的愁思。這種富有詩情的晨景,觸發(fā)了詩人高雅的興致,他把眼前的景色描述給張璪的后代聽,請(qǐng)他畫一幅《松石曉景圖》。本詩寫出畫家畫作這幅作品的因由,這種寫法,在同類作品中還很少見到。
上一篇:《松濤軒題畫為鄧善之》題畫詩賞析
下一篇:《松石曉景圖》題畫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