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寅
一林寒竹護山家,秋夜來聽雨似麻。
嘈雜欲疑蠶上葉,蕭森更比蟹爬沙。
【評說】
本詩選自高士奇《江村消夏錄》卷一。
詩人寫作題畫詩,往往以視覺形象作為自己的描寫對象,觀察有形的畫像,捕捉并再現畫幅中的畫境美。而唐寅這首題寫墨竹圖的詩,卻改變描寫角度,以聽覺形象作為自己的表現對象,著筆于細雨淋竹的意象刻畫,藝術構思別出心裁,在眾多的題寫墨竹圖的詩篇中,能給人以耳目一新之感。
詩的首句寫竹林。“一林寒竹護山家”,這個“護”字,是詩人著意錘煉的,包蘊多層意思:一寫其勢,竹林圍護于山家周邊;二寫其繁多,繁竹成林,有圍護之意;三寫其用,竹林有防風、防塵的功能;四寫其美,竹林掩映著山家,清幽無比。竹林茂密,又在屋的周圍,聽雨更為清晰,因此首句實為以下的詩意作勢。次句便寫到雨竹之“聲”,秋雨霪綿,秋雨細密,夜來聽雨,雨聲似麻,更何況細雨淋在茂密的竹葉上,倍感“雨似麻”。詩的下半首,詩人連用兩個比喻,形容“雨似麻”的雨聲。先說它的嘈雜聲,猶如蠶食桑葉時發出的沙沙聲;再說它的蕭颯聲,猶如蟹在沙上爬行時發出的淅淅聲。從詩意推斷,唐寅自題的這幅墨竹畫,應是雨竹圖,因此他從雨淋竹葉的聲音上構思立意,寫成這首題畫詩,倒也別有韻味。
上一篇:《墨梅圖》題畫詩賞析
下一篇:《墨竹為汪巢林作》題畫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