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
國初已來畫鞍馬,神妙獨數(shù)江都王。
將軍得名三十載,人間又見真乘黃。
曾貌先帝照夜白,龍池十日飛霹靂。
內(nèi)府殷紅瑪瑙盤,婕妤傳詔才人索。
盤賜將軍拜舞歸,輕紈細綺相追飛。
貴戚權(quán)門得筆跡,始覺屏障生光輝。
昔日太宗拳毛騧,近時郭家?guī)熥踊ā?br>
今之畫圖有二馬,復(fù)令識者久嘆嗟。
此皆戰(zhàn)騎一敵萬,縞素漠漠開風(fēng)沙。
其余七匹亦殊絕,迥若寒空動煙雪。
霜蹄蹴踏長楸間,馬官廝養(yǎng)森成列。
可憐九馬爭神駿,顧視清高氣深穩(wěn)。
借問苦心愛者誰?后有韋諷前支遁。
憶昔巡幸新豐宮,翠華拂天來向東。
騰驤磊落三萬匹,皆與此圖筋骨同。
自從獻寶朝河宗,無復(fù)射蛟江水中。
君不見金粟堆前松柏里,龍媒去盡鳥呼風(fēng)!
廣德二年(964),杜甫在閬州錄事參軍韋諷宅(宅在成都)觀看他收藏的曹霸所畫的“九馬圖”,寫下這首題畫詩,記下他觀畫時的興會。這幅九馬圖,入宋后歸長安薛紹彭收藏,蘇軾還為之作《九馬圖贊》,米芾《畫史》有記載,今已不傳。
唐朝初年,江都王李緒善畫馬,張彥遠說他“多才藝,善書畫,鞍馬擅名”。 (《歷代名畫記》)到了開元、 天寶時代,曹霸的鞍馬,畫得更好,趙子昂說: “唐人善畫馬者眾,而曹(霸)、韓(干)為之最?!?(湯垕《畫鑒》引)。杜甫親睹曹霸畫馬圖,為他的畫藝所懾服,所以開端四句,詩人先用江都王作陪,襯出曹霸,說曹霸“得名三十載”,人們又能見到真正的神駿之馬。 “將軍”,因曹霸官至左武衛(wèi)將軍, 故云。“乘黃”,馬名,出《山海經(jīng)》,其狀如狐,背上有兩角。曹霸所畫之馬不會有這種怪形,詩人特借以形容馬的神奇俊劍
杜甫超出常人藝術(shù)構(gòu)思的路子,不急于落到本題,不急于寫“九馬”,卻先用八句詩,從曹霸畫“照夜白”馬緩緩說來,詳細敘寫曹霸受到玄宗恩寵和藝名大振的往事, 伏下末段詩意,為畫九馬張本。 “曾貌先帝照夜白”,貌,描畫。先帝,唐玄宗。照夜白,是唐玄宗坐騎名,見《明皇雜錄》。曹霸所畫的照夜白馬圖,在宋、元時代尚存,董逌《廣川畫跋》卷四提到過這幅圖,湯垕《畫鑒》也說: “余所藏人馬圖,紅衣美髯奚官牽玉面驄,綠衣閹官牽照夜白”。 “龍池十日飛霹靂”,意謂曹霸所畫照夜白馬,形象逼真,感動龍池里的龍,連日來挾帶風(fēng)雷而飛舞。龍池,地在長安興慶宮,常有云氣,傳說黃龍出沒其間,故名。 “內(nèi)府”二句,寫玄宗喜愛曹霸馬畫,恩賜內(nèi)府寶物。婕好,正三品女官,才人,正四品女官。由婕妤傳達詔書,由才人托出內(nèi)府的“殷紅瑪瑙盤”,賜給曹霸,索取照夜白圖,可見恩寵之重。 “盤賜將軍”以下四句,描寫曹霸受到玄宗賞識、恩賜以后,聲名大振,帶著“輕紈細綺”上門求畫者,絡(luò)繹不絕,連貴戚權(quán)門也以求得曹霸筆跡而感到榮光。這一段,上四句用仄聲韻(藥、陌、錫通押),下四句用平聲微韻,詩韻的轉(zhuǎn)換,與詩意的遞變、層進相配合。
“昔日太宗拳毛騧”以下十四句,轉(zhuǎn)入寫馬正位,具體形容九馬圖。詩人多層次、多方位地描寫九匹馬,錯綜寫來,靈活生動。前六句先寫二馬。 “今之畫圖有二馬”,九馬圖中有二匹戰(zhàn)馬,一匹為唐太宗的拳毛騧,是唐太宗平定劉黑闥時所乘的戰(zhàn)騎;一匹為郭家獅子花,即九花虬,是唐代宗賜給郭子儀的御馬。二馬都是戰(zhàn)騎,一以當萬,所以詩人贊曰: “此皆戰(zhàn)騎一當萬,縞素漠漠開風(fēng)沙”,縞素,畫絹。一打開畫卷,可以見到二馬在廣邈的戰(zhàn)地風(fēng)沙中飛馳,從逼真的角度,稱譽曹霸筆下的二馬。 “其余七匹”以下四句,分別從七馬的形貌、奔馳、伏櫪三方面,描寫它們“殊絕”,都是與眾不同的好馬。“迥若”句,狀七馬奔馳貌,馬奔跑時,塵土飛揚如煙雪飛動。 “霜蹄”句,是說馬蹄踐踏在楸樹夾路的大道間。 “馬官”句,是說有的馬由馬官悉心喂養(yǎng),排列在馬廄里。詩人先寫二馬,后寫七馬,進而又用總綰的手法,對“九馬圖”作出總的評價: “可憐九馬爭神駿,顧視清高氣深穩(wěn)?!本篷R匹匹神駿,昂首顧視,神采飛揚,氣勢穩(wěn)健,惹人喜愛??蓱z,這里是可愛的意思。這兩句詩寫得妙,深得馬的神理,楊倫評為警句,實是的論。誰是苦心愛馬的人呢?詩人又一次運用陪襯法,說: “后有韋諷前支遁”。據(jù)《世說新語》載, 東晉支遁,字道林,常畜數(shù)馬,有人以為道人養(yǎng)馬,不倫不類,支遁說: “貧道重其神駿耳。”以支遁作陪,為了襯出韋諷的愛馬畫的雅趣,風(fēng)韻不凡的品格和酷愛繪畫藝術(shù)的素養(yǎng),也遙扣了題意,發(fā)揮了多方面的藝術(shù)功能。本段前六句用平聲麻韻,中四句用仄聲屑韻,后四句用仄聲韻(阮、震通押), 韻轉(zhuǎn)意換,層次分明。
最后一段,通過敘馬,寫玄宗的巡幸和崩駕,王嗣奭《杜臆》說: “就馬之盛衰,想國之盛衰,不勝其痛! ”全段共八句,前四句寫玄宗巡幸驪山的景況,言其“盛”。新豐宮,即驪山華清宮,驪山位于唐昭應(yīng)縣內(nèi),漢代名新豐縣。玄宗巡幸至驪山,帝輦翠華葳蕤,旌旗拂天,三萬匹御馬隨從在后,每種馬色排為一隊,相間成錦繡,盛況空前。這些真馬, “皆與此圖筋骨同”,與圖上的馬同樣神駿異常。著此一句,扣住全詩詠“畫馬圖”的題意。后四句寫玄宗葬入泰陵后的蕭條景況,言其“衰”。 “自從獻寶朝河宗”句,借周穆王的升遐喻寫唐玄宗崩駕。河宗即河伯。周穆王西征,河伯朝見而獻寶,并引導(dǎo)他西行,穆王由此歸天,事見《穆天子傳》。 “無復(fù)射蛟江水中”,玄宗已逝,無人再來江邊射蛟。此處用漢武帝典, 《漢書·武帝紀》:“元封五年,武帝自得陽浮江,親射蛟江中,獲之。” “君不見”以下二句,描寫玄宗陵前蕭條冷落。金粟堆,即金粟山,在奉先縣東北。廣德元年三月,玄宗葬于此,是為泰陵。龍媒,駿馬,語出《漢書·禮樂志》:“天馬來,龍之媒?!毙诹昵暗乃砂乩?,駿馬都已離去,只剩下鳥兒在松風(fēng)中鳴叫。唐玄宗喜愛馬圖,寵幸曹霸,何其炫赫!巡幸新豐宮,隨從三萬駿馬,何其盛也!一旦歸命,群馬去盡,松柏含悲,何其衰也!這一結(jié),韻致悠長,俯仰感慨,盡在不言中。
杜甫這首題畫馬的詩,運用以畫作真的手法,變幻莫測,淋漓盡致。 “人間又見真乘黃”、 “龍池十日飛霹靂”、 “縞素漠漠開風(fēng)沙”等句,以畫馬作真馬,形容曹霸畫藝高超,貌寫逼真。詩人進而運用拓開一步法,從畫馬說到畫家受寵,從畫馬說到真馬,從真馬說到時事,從玄宗巡幸說到升遐,詩思不斷拓展,聲情俱至,興會酣暢,寄托了詩人對玄宗的倦念深情。敘說真馬、時事的時候,又不時照應(yīng)馬畫,以畫以馬為線索綰帶全篇,誠如陸時雍所說: “畫中見真, 真中帶畫,尤難。此詩亦可稱畫筆矣!”(《唐詩鏡》)全詩感慨深沉,波瀾迭起,轉(zhuǎn)筆陡健,章法縱橫跌宕,氣勢雄渾激蕩,情韻深郁頓挫,確是古今長篇題畫詩中的杰構(gòu)。
上一篇:《辛苦》題畫詩賞析
下一篇:《顧閎中畫韓熙載夜宴圖》題畫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