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寡婦
杜荀鶴①
夫因兵死守蓬茅②,麻苧衣衫鬢發(fā)焦③。
桑柘廢來猶納稅④,田園荒后尚征苗⑤。時挑野菜和根煮,旋斫生柴帶葉燒。任是深山更深處,也應無計避征徭。【注釋】
①杜荀鶴(846—904),字彥之,自號九華山人,池州石埭(今安徽石臺縣)人。晚唐著名詩人。有《唐風集》十卷,《全唐詩》錄三卷。
②蓬茅:指以蓬蒿、茅草搭的簡陋房屋。
③苧:麻之一種,其皮可以作粗麻布。
④柘:樹名,其葉可以養(yǎng)蠶。
⑤征苗:征收青苗稅。
【詩本事】
唐朝末年,軍閥之間連年征戰(zhàn),給人民帶來極大的災難。此詩概括地寫出了此時代的一位農家婦女的不幸遭遇。
【賞評】
這是讀過之后讓人無法忘記的一篇詩歌,詩中描述的“山中寡婦”的生活太震動人的心腸了!前兩句用十四字著力描摹出了“山中寡婦”的凄慘狀況。無情的戰(zhàn)火奪走了心愛的丈夫的生命,為避亂世,她逃往深山之中,孤零零一人空守著破茅草屋,沒有錢,其生活可想而知,衣衫是用粗糙的麻布縫制的,頭發(fā)很長時間不洗早已枯黃板結了。觀此景況,誰不痛心?接下來二句詩人點出了釀成“山中寡婦”凄慘生活的罪魁禍首,即“納稅”與“征苗”。永無休止的戰(zhàn)火已經(jīng)“廢”了桑柘,“荒”了田園,百姓哪里還有蠶絲米糧上繳?你們官府自己做的孽難道你們自己不清楚嗎?真是“興,百姓苦;亡,百姓苦”啊!接下來二句詩人著力刻畫了“山中寡婦”的山間生活,由于沒糧,故野菜連著根一起煮;由于缺柴,故濕樹枝帶著葉一起燒。沒辦法,總得活命呀!末二句“任是深山更深處,也應無計避征徭”,讀來憤慨,官府怎么如同妖魔鬼怪洪水猛獸一般?簡直無孔不入!
【詩評選輯】
①宋·蔡正孫《詩林廣記》:此詩備言民生之憔悴,國政之煩苛,可謂曲盡其情矣。
②清·吳喬《圍爐詩話》:開成以后,詩非一種,不當概以晚唐視之。
上一篇:韓 翃《寒食》察古觀今詩賞析
下一篇:曹 松《己亥歲二首(其一)》察古觀今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