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描寫《四川省·峨眉山》古詩詞賞析大全
峨眉山,是我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在四川省峨眉縣西南,因山勢逶迤,“如螓首蛾眉,細而長,美而艷”,故名。主峰萬佛頂海拔3099米,在四大佛教名山及五岳名山中為最高的一座山峰。整個峨眉山山脈峰巒起伏,重巖迭翠,氣勢磅礴,雄秀幽奇,素有 “峨眉天下秀”之譽。公元二世紀起,山上已開始建造廟宇,2000年來香火不絕,寺廟最多時有近百座。金頂 (海拔3077米)的普光寺建于東漢,半山的萬年寺建于晉,均已有1000余年歷史。伏虎寺建于唐,報國寺、仙峰寺建于明。在久遠的歲月里,有的廟宇飽受災患,如金頂普光寺曾被毀,近已修復。報國寺、伏虎寺、萬年寺等,建筑宏偉,各殿佛像金燦奪目,并各具特色,如萬年寺內北宋時期鑄造的普賢菩薩騎白象銅鑄像,通高7.3米,重62噸,吸引了無數游客與信徒。峨眉山風景秀麗天下聞名,“峨眉十景”使人陶醉,登金頂可觀日出、云海,以及神秘的“佛光”,洗象池、遇仙寺等處山徑有許多猴群向游人索食,與游人嬉戲,逗人喜愛。歷代名人在峨眉山留下了許多詩篇。
峨眉山
蜀僧抱綠綺,西下峨眉峰。
為我一揮手,如聽萬壑松。
客心洗流水,余響入霜鐘。
不覺碧山暮,秋云暗幾重。
[詩名] 聽蜀僧濬彈琴
[作者] 李白,青年時期隱居峨眉山時所作,時年不過25歲。
[注釋] ●蜀僧濬:峨眉山僧廣濬,曾住萬年寺,山中明月池為其彈琴處,至今池中蛙鳴皆作琴聲,人稱彈琴蛙。事實上峨眉山不僅蛙鳴如琴,夏日蟬鳴更如琴聲般悅耳。●綠綺:琴名。傅玄《琴賦》序:“司馬相如有琴名綠綺”。有稱綠綺為蔡邕之琴名。此處為泛稱。●揮手:言舉手撥琴。●流水:《高山流水》為琴曲名,句意是琴音悠揚令客人消愁。●霜鐘:暗用山鐘霜降時自鳴的故事。《山海經》: “豐山有鐘九耳,是知霜鳴。”郭璞注: “霜降則鐘鳴,故言知也。”
蜀國多仙山,峨眉邈難匹。
周流試登覽,絕怪安可悉。
青冥倚天開,彩錯疑畫出。
云間吟瓊簫,石上弄寶瑟。
倘逢騎羊子,攜手凌白日。
[詩名] 登峨眉山 (全詩16句)
[作者] 李白
[注釋] ●邈:遠。邈難匹,即遠不能與之相比。●絕怪句:言山勢峻峭幽深,奇絕而神秘無測。安可悉,難以捉摸了解。●青冥:本為天,李白借用其字,別指山峰。●寶瑟: 《周禮樂器圖》:“雅瑟飾以寶王者,曰寶瑟。”●騎羊子:傳說周成王時一個賣木羊的人,名葛由,騎羊入西蜀,后來上峨眉山成仙,并攜帶一批人得仙道。●攜手句:陳子昂詩: “攜手登白日,遠游戲赤城。”
我在巴東三峽時,西看明月憶峨眉。
月出峨眉照滄海,與人萬里長相隨。
我似浮云滯吳越,君逢圣主游丹闕。
一振高名滿帝都,歸時還弄峨眉月。
[詩名] 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人中京(全詩16句)
[作者] 李白,此詩是作者出蜀后南游吳越 (江蘇、浙江一帶),送客去京時有感而作。
[注釋] ●中京:《唐書·肅宗本紀》:以蜀郡為南京,鳳翔為西京,長安為中京。胡三省曰:“以長安在洛陽、鳳翔、蜀郡、太原之中,故為中京。”●丹闕: 紅色的宮門柱,象征帝王宮殿。
接輿耽沖玄,伉儷亦真逸。
一游峨眉上,千載保靈術。
[詩名] 楚狂接輿夫妻 (全詩8句)
[作者] 吳筠,字貞節,唐華州華陰人,與李白同時,舉進士不第,入嵩山為道士,玄宗聞其名,召入京,官翰林待詔。天寶中,堅求還山,游會稽,隱剡中。
[注釋] ●楚狂、接輿:春秋時楚文人姓陸名接輿,為避楚王聘,佯裝癲狂,人稱楚狂人,后攜妻入蜀,隱居于峨眉山。現峨眉山皇帽峰下,響水橋清音閣邊有石臺,傳說接輿曾結廬其上。至今峨眉山清音閣內仍供奉陸接輿塑像。●伉儷: 夫妻之美稱。
峨眉山西雪千里,北望成都如井底。
春風日日吹不消,五月行人凍如蛭。
[詩名] 峨眉山
[作者] 蘇軾,詩人家鄉為眉山縣,即在峨眉山下。
[注釋] ●雪千里:登峨眉山金頂,西望甘孜大雪山脈,積雪終年不消。●井底:謂在峨眉山看成都如井底,形容峨眉山之高。●蛭: 螞蟥。
前去峨眉最上峰,不知巖嶂幾千重。
山僧笑說蒲公事,白鹿曾于此發蹤。
[詩名] 初殿
[作者] 范鎮,宋仁宗嘉祐元年進士。
[注釋] ●初殿:在峨眉山華嚴頂上,創建于東漢,與金頂光相寺并稱“峨山古剎”。●白鹿句:《峨山志》載:東漢永平年間,采藥蒲公,在初殿附近發現異獸腳跡,并循跡到金頂,甚迷惑不解,后問印度寶掌和尚,始知為白鹿之足跡。
勝峰高哉摩紫青,白鹿導我入化城。
住山大士喜客至,兜羅布界繽相迎。
[詩名] 光相 (全詩40句)
[作者] 范成大
[注釋] ●光相:指峨眉山原有的光相寺,現已廢圮。●勝峰:《三皇經》又名峨眉山為勝峰山。●紫青:李白詩稱天為青冥,取其青碧浩茫。紫青,青天紫霞,天也。●住山大士:指峨眉山各寺廟主要供奉的普賢菩薩,為佛教四大菩薩之一。●兜羅:即云海。《翻譯名義記》:“兜羅棉云,或云妬羅棉”。以云海如絮平鋪也。
木磴鱗鱗滑帶泥,微生欹側寄枯藜。
猢猻愁處我猶過,箇里如今勝有梯。
[詩名] 猢猻梯
[作者] 范成大
[注釋] ●猢猻:猴子。峨眉山自古多猴。●鱗鱗:一梯梯木磴鱗次連接。●微生句:說衰微年老的人,歪斜身子,依仗攀枯藤而上,極言山路之險。微生,一說衰微年老之人,一說為下界蒼生,大眾。
行人魄動風森森,兩崖奔黑愁太陰。
不知七十二洞處,側足下窺云海深。
[詩名] 雷洞坪 (全詩8句)
[作者] 范成大
[注釋] ●雷洞坪:峨眉山2430米處,有廟宇,為攀登金頂必經之地。●七十二處:《峨眉山志》載: 峨山絕巖下有鬼谷、女媧、伏羲等七十二洞,神龍依佛住,謂雷洞坪絕巖下有神仙居住。
逕路縈谿仄欲回,人間何處是天臺。
丹砂石室留虛鑰,神界桃源剪宿萊。
月到巖陰玄鶴下,山空夜半白猿哀。
莫言寺在云深處,客自飛云頂上來。
[詩名] 牛心寺
[作者] 彭汝實,字子仲,明代四川嘉定(今四川樂山市)人,正德進士,除吏部尚書,后因“大禮議”,事奪職歸里。
[注釋] ●牛心寺:即今清音閣,在峨眉山中段,是一座精巧的古佛寺,閣的左面是白龍江,右面是黑龍江,兩江由山間奔瀉而下,在清音閣前匯合,沖到巨大的巖石上,發出巨響。此石光滑似牛心,名為牛心石,也是寺名的由來。●天臺:傳說中的仙境。●石室:仙人所居之室。●留虛鑰:主人走后,門未鎖。此指煉丹房的門虛掩著。
萬壑深云臺,三峨渡漢津。
尋源逢老叟,疑是避秦人。
[詩名] 雙飛橋
[作者] 王敕,字嘉諭,明代山東歷城(今山東濟南市)人,成化進士,授編修,官終國子監酒。
[注釋] ●雙飛橋:清音閣兩邊的白龍江、黑龍江上各有一橋橫跨,名雙飛橋。兩橋之間,有亭翼然,名為雙飛亭。●漢津: 指銀河。《爾雅》:“箕斗之間,漢津也。”●避秦人: 陶淵明《桃花源記》云:武陵漁人入桃花林,遇避秦亂者。今稱可以避亂隱世之地為“世外桃源”。此處指清音閣地處幽谷,好似 “桃源”一般。
天柱峰頭水,驚飛樹杪來。
山中奔日月,地底激風雷。
靄氣千巖暝,秋聲萬壑豗。
泠然心獨賞,何處有塵埃。
[詩名] 雙飛橋
[作者] 富好禮,字春山,明代華陰 (今陜西華陰縣)人,嘉靖進士,官上川南道。
[注釋] ●峰頭水:形容水源高遠。●奔日月:指黑白二水晝夜奔流。●激風雷:形容兩水沖擊牛心石,發出巨響,如疾風迅雷般激蕩人心。●冷然:形容水聲。陸機《文賦》: “音泠冷以盈耳。”●何處有塵埃: 到清音閣后,塵垢皆無。
飛龍兩道下層空,黑白須教辨此中。
賴有清音高閣在,溪聲不散逐夭風。
[詩名] 雙飛橋
[作者] 張注慶,清代曲江人:官巡撫。
[注釋] ●飛龍:指黑白二水自天而下,形如飛龍。
峰形如掌翠相環,頭白山僧引客看。
積葉壞來泥徑滑,斜陽移去石橋寒。
近聞瀑布尋還遠,易得菖蒲采極難。
分我一峰于此住,與師相聚愿辭官。
[詩名] 示五峰僧
[作者] 趙師秀,字紫芝,號靈秀,南宋永嘉 (今浙江溫州) 人。宋太祖八世孫。詩人雖出身皇族,但一生輾轉縣邑,不曾做過高官。
[注釋] ●五峰僧:指從萬年寺附近所看到的5個山峰,僧即萬年寺僧。●積葉句: 言山徑荒蕪,由于時久變質,和泥摻雜,增加了山徑行走的難度。●近聞句: 說聞得瀑布聲,可是要尋找它卻又很遠,說明山形復雜,瀑布形隱。詩句表明詩人進山探勝的樂趣。●易得句:菖蒲為水生植物,在水中生長,本易得到,但因水流很急,卻又難采。說明詩人意興盎然。●分我二句:流露出詩人痛厭官場,甘于淡泊,留戀山水,愿與寺僧為友的心志。
萬年山水有千年,石路陰深到繚垣。
幾片閑云誰是主?一條流水不知源。
土栽芍藥尤勝術,僧說獼猴極畏猿。
夜半空堂諸境寂,微聞鐘梵亦成喧。
[詩名] 萬年寺
[作者] 越師秀
[注釋] ●萬年寺:峨眉山主要寺廟之一,創建于晉代,又名普賢寺,殿內有北宋太平興國五年(980年)鑄造的普賢菩薩騎象的巨大銅鑄像。●萬年句: 說萬年寺的景觀已有1000年歷史。●繚垣:言寺廟沿山修筑的盤曲的垣墻。●幾片二句:悠悠白云在寺空飄浮,無主無次,逍遙自在,不禁勾起作者“誰是主”的聯想,實則是移情寓物,向往自由的宣泄。“流水不知源”寫出此境不可歷盡,表達了探勝尋幽的強烈愿望。●土栽二句:寫寺內的趣物趣事。用土辦法栽種的芍藥勝過潛心講究技術育成的芍藥;寺內獼猴怕同類,說明它們不常相見,映襯環境極幽僻。●夜半二句:描摩夜深人寂后寺內空幽,連微聞鐘聲,竟成了喧鬧。
峨眉樓閣現虛空,玉宇高寒下界同。
茶鼎夜烹千古雪,花幡晨動九天風。
[詩名] 游峨 (全詩8句)
[作者] 黃鎮成,字元鎮,元代福建邵武
縣人。
[注釋] ●現虛空:出現在太空之中。●玉宇: 天宇、天空之美稱。●茶鼎: 茶爐,用山上化雪之水烹茶。●花幡: 廟宇中的經幡。
層巖削壁跨千里,坐鎮西南勢獨雄。
元氣昆侖磅礴外,祥光隱現有無中。
[詩名] 宿峰頂次濟定韻 (全詩8句)
[作者] 方孝孺
[注釋] ●元氣:混沌之氣。●祥光:指峨眉寶光,也稱佛光。
劍外名山聚,峨眉不可名。
只疑盤古雪,化作佛光明。
我且歌鳳去,誰當騎象行。
兜羅空世界,說法了無聲。
[詩名] 峨眉山
[作者] 黃輝,字昭素,明代四川南充人,萬歷年間進士,改庶吉士,授編修,兼侍講學士。
[注釋] ●劍外:四川在劍門關以南,自關中長安而言,為劍外,又稱劍南。●不可名:難以形容。●佛光明:指密集的云霧水氣經陽光斜射而成的“佛光”。●歌鳳:意為學楚狂人陸接輿歌鳳而去。陸接輿有鳳歌笑孔丘的故事。●騎象:普賢大士坐騎白象。
峨峰巍巍迥絕群,燕秦吳楚望中分。
寰區五岳河圖內,塞外蠻江靜不聞。
[詩名] 登峨山絕頂 (全詩8句)
[作者] 松朗,明代人,曾任成都太守。
[注釋] ●燕秦吳楚:河北、陜西、江蘇、兩湖 (湖北、湖南)之古稱,均戰國時國名。●望中分:于峨眉山頂上眺望,則南北四國之境分明。●寰區:境域之大者為寰,如寰宇。●河圖:傳伏羲為王時,有龍馬負圖出于河,伏羲根據河圖而畫出八卦。●塞外蠻江: 塞,國之邊界; 塞外,即邊界外的山水。蠻江,南方的江河。●靜不聞: 聽不到聲音,言峨眉山之高入云端,超塵出世。
峨眉西去似登天,見說親行到頂邊。
古木千年都化石,衲衣六月總裝棉。
[詩名] 涵師峨眉游歸因贈 (全詩8句)
[作者] 方覲,字近雯,清江蘇江都人,康熙年間進士,官陜西布政使。
[注釋] ●到頂邊:到金頂之邊。●古木句:峨眉山上有木化石,說明年代久遠。●衲衣句: 僧眾六月仍穿著棉衲衣,說明金頂氣溫甚低。
天下峨眉秀,乘云結勝游。
龍吟千澗雨,樹點萬峰秋。
今古樽前過,乾坤眼底收。
興闌騎鶴去,搖曳赴滄洲。
[詩名] 大峨山
[作者] 劉儒,清代人,曾任四川參議。
[注釋] ●結勝游:結伴游覽勝地。●樽:酒杯。●興闌:興盡。●搖曳:飄蕩狀。●滄洲:泛指隱居之地。
伏虎寺清幽,峨眉在上頭。
西天留境界,疑是夢魂游。
[詩名] 伏虎寺
[作者] 張子仁,清代人,曾任四川參議。
[注釋] ●伏虎寺:位于峨眉山麓,報國寺西1公里處,四周楠木參天,濃蔭蔽日,在峨眉山各寺中最為清幽,現為峨眉山最大的尼庵。
深林蔥郁綠成堆,便覺臨空眼界開。
萬壑幽芳經雨散,四山空翠撲人來。
溪邊虎跡流仍沒,峰頂猿聲聽正哀。
自逐白云尋路去,手披蘿薜踏莓苔。
[詩名] 游伏虎寺
[作者] 張玉田,名熙寧,清四川峨眉縣人,道光年間進士,以知縣補揭陽,擢南寧知府,安徽按察使,后因受讒致死。
[注釋] ●流仍沒:但見溪中碧波悠悠,卻并無虎跡。●蘿薜:山中的野生植物。蘿,莪蒿。薜,薜荔,為爬蔓植物。
山外青峰峰外山,山峰聳峙插云天。
層巒峭立深千尺,幽谷支流派百川。
夜散圣燈疏個個,午懸佛焰影田田。
置身峨嶺情無限,愧我粗疏詠一篇。
[詩名] 峨頂
[作者] 丁文燦,字翰儀,清四川嘉州人,乾隆年間進士。
[注釋] ●峨頂:峨眉山頂峰,又稱金頂,海拔3077米。原山頂有東漢古寺普光殿、華藏寺,并有銅造佛殿,中祀普賢菩薩,殿內有銅碑,正面為《大峨山永明華藏寺新建銅殿記》,王羲之所書;背面為《峨眉山普賢金殿碑,為唐代褚遂良所書。后寺與銅殿均毀于火,碑存于殿側臥云庵。金頂是觀日出、云海、“佛光”最佳處。極目四望,數百里外大小雪山歷歷在目。●派百川:言山谷支流流入百川。《左思賦》:“百川派別,歸海而會。”●圣燈疏個個:圣燈稀稀疏疏,一個一個地隱現。圣燈,又稱神燈,是山谷中發光物質在夜里形成的一團團熒光。●佛焰影田田: 言“佛光”浮現在云海上,像荷葉浮在水面上。田田,鮮碧貌。江淹《水上神賦》: “野田田而虛翠”。
峨眉金頂
云成五色現奇光,形似尼珠不可方。
更有一樁奇異事,人人影在個中藏。
[詩名] 睹佛光
[作者] 丁文燦
[注釋] ●五色奇光:道家稱祥光,佛家稱佛光。●尼珠:佛珠。《翻譯名義集》:“譬如摩尼清凈寶珠,映于五色,隨方可見。”方,比擬。不可方,不可比擬形容的意思。●影在個中藏:看佛光者,觀者能于佛光中見到自身之影,蓋積云之上,光照之折射耳。
峨眉高,高插天,百二十里云煙連。
盤空鳥道千萬折,奇峰朵朵開青蓮。
[詩名] 峨眉山
[作者] 佚名
振袂最高頂,峰峰排繡屏。
江光浮地白,嵐氣接天青。
更鳥幽鳴佩,神燈燦列星。
名山信鐘秀,微物亦通靈。
[詩名] 登第一峰
[作者] 馮建吳,今人。
[注釋] ●第一峰:指峨眉山頂峰。●神燈:又稱圣燈。
圣燈千萬炬,旋向碧空生。
細雨濕不暗,好風吹更明。
磬敲金地響,僧唱梵天聲。
若說無心法,此光如有情。
[詩名] 夜觀圣燈
[作者] 徐太妃,五代前蜀四川成都人,為徐耕之女,有國色,能詩,蜀主王建納之,稱為賢妃,又稱太妃。
峨眉佛光
[注釋] ●圣燈:又名神燈,深夜山谷中經常出現的團團暗火,忽升忽落,飄忽不定,實為動植物尸體腐爛后,體內磷化氫逸出,遇氧自燃而成。
●炬: 指火光。●濕不暗:意謂雨淋之不熄。●金地響: 金乃五行之一,西方屬金,時令為稱,峨眉在我國西南,故曰金地響。●無心法:佛教主張四大皆空,無人無我的學說。
飛自峭巖東,飄來點點紅。
回翔分遠近,掩映入空蒙。
焰冷千年火,光搖半壁風。
夜深人靜后,掛滿梵王宮。
[詩名] 峨眉神燈
[作者] 未詳
[注釋] ●峭巖:指峨眉山金頂舍身崖,此崖背西朝東,“佛光”及“神燈”均以此處崖前及深谷為多見。●梵王宮: 指廟宇。
峨眉山褵在云端, 峨眉盛名天下傳。
山麓梵宮稱報國,鐵塔臨風寒瑟瑟。
伏虎雷音純陽殿,逐級攀登成一線。
空山幽靜萬林深,初睹峨眉識半面。
萬年寶寺鎮山巔,十萬青銅鑄普賢。
華嚴金頂從茲始,恰似峨眉第一關。
[詩名] 峨眉山行 (選句)
[作者] 劉鶴云,今人。
[注釋] ●報國:報國寺,在峨眉山麓,是出入峨眉山的門戶,建于明代萬歷年間。●鐵塔:指報國寺內明代所鑄14層紫銅“華嚴塔”,塔身鑄有小佛像4000余尊及《華嚴經》全部經文。●伏虎雷音: 伏虎寺、雷音寺。●十萬青銅:指萬年寺內普賢騎象銅像,重6.2噸。
精銅十萬化金軀,白象馱來兩晏如。
歷劫幸存真不敗,峨眉第一普賢居。
[詩名] 普賢金身 (“峨眉山”四首之一)
[作者] 樂時鳴
[注釋] ●精銅十萬:即指萬年寺內的普賢騎象銅像。
曠古云臺寺殿賒,普賢騎象慢吟哦。
溪弦樂奏升平調,琴蛙和鳴豐歲歌。
[詩名] 峨眉山萬年寺
[作者] 王樹遠
[注釋] ●賒:同奢,豪華的意思。●琴蛙:為峨眉山特產,鳴聲如琴,十分悅耳,尤以萬年宮附近為多。
上一篇:關于描寫《湖南省·岳麓書院》古詩詞賞析大全
下一篇:關于描寫《河南省·嵩山》古詩詞賞析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