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鑒賞《兩宋詞·周邦彥·花犯》周邦彥
周邦彥
詠 梅
粉墻低①,梅花照眼②,依然舊風味③。露痕輕綴。疑凈洗鉛華④,無限佳麗。去年勝賞曾孤倚⑤。冰盤共燕喜⑥。更可惜,雪中高樹,香篝熏素被⑦。今年對花最匆匆,相逢似有恨,依依愁悴⑧。吟望久,青苔上、旋看飛墜⑨。相將見。脆丸薦酒⑩,人正在、空江煙浪里(11)。但夢想、一枝瀟灑,黃昏斜照水。
注釋 ①粉墻:涂刷成白色的墻。②照眼:使人眼睛一亮。③風味:意為富有情調。④鉛華:婦女化妝用的脂粉,由鉛燒制而成。⑤勝賞:特指優美的風景。⑥冰盤:同“白玉盤”,喻指滿月。燕喜:指倚梅賞月以為喜樂。燕,通“宴”。⑦香篝:即薰香的竹籠。素被:素色的被子。謂梅花如薰籠,雪如白被。⑧愁悴:憂傷憔悴。本形容人的心情,此用擬人辭格,移情手法用以形容凋零的梅花。⑨旋:又。⑩相將:不久。脆丸,代指青梅。薦,佐食。(11)空江:浩瀚寂靜的江面。煙浪:猶煙波。
梅花圖 【清】汪士慎 上海博物館藏
鑒賞 宋人極喜吟詠梅花,如宋初的林逋的詠梅詩即以能攝梅風神而傳誦一時。這首《花犯》詠梅詞,是紹圣四年(1097)周邦彥還汴京為國子主簿之前寫于溧水的最后一首詞。在溧水期間,周邦彥用長調寫了相當數量的詠物詞,如《紅林擒近·詠雪》《玉燭新·梅花》《三部樂·梅雪》,等等,其中此詞被前人譽為“梅詞第一”(明何士信《增修箋注妙選群英草堂詩馀》)。清人陳洵謂此詞“體備剛柔,手段開闊”(《海綃翁說詞稿》),這是因為詞作跨域和打通了三重時間,在今日、昔日、來日之間往復盤旋,道盡三年間事,而時間卻沒有流動感,因為“三年”在作者的腦際中,詞人憑借著回憶抵達過去的時空中,寫出在不同心境下的梅花的不同姿容,換言之,梅花的不同姿容正是作者不同心態的具象化。
作品上片,由呈現在眼前的梅花姿態回溯到去年賞梅的情景。“照眼”二字,出自梁武帝《子夜四時歌·春歌四首》中的“庭中花照眼”,極具視覺沖擊力。作者沒有描摹梅花的具體顏色,只用粉墻相映下花色的光芒奪目來顯示色彩之明麗,真實地表達了視覺上最初一瞥的感受。而之后“露痕”三句皆籠罩在“照眼”二字之下,梅花并不靠傅粉施朱,姹紫嫣紅來炫人眼目,而是靠麗質天成,自然光艷來吸引人的視線。
起首描繪眼前梅花,然而有了“依然舊風味”,就有了追昔撫今的成分,于是自然的過渡到了“去年”的回憶情景之中。作者在寫回憶時,突出了一種凄清孤寂的情緒,凄冷高潔是梅花固有的特點,也是作者心境的寫照,這一特點是在“勝賞”與“孤倚”的對照,“冰盤”與“燕喜”的對比中體味出的。梅花為積雪所覆蓋,一望皓白,形色難辨,而暗香仍然從雪中傳出,有如香篝之熏素被。
詞作下闋,詞境又由過去回到現在,再跳到未來。下片以“今年”二字領起,與上片的“去年”相對應,這樣雖然全詞時間跳躍,然而時間線索分明,界限清晰。與上片著重描寫梅花姿態不同,“相逢似有恨,依依愁悴”主要寫梅花的情態與風韻,這與詞人在《六丑》中寫薔薇花“長條故惹行客,似牽衣待話,別情無極”寫法同出一機抒,花之有恨、有愁,其實都是詞人的移情作用。次三句“吟望久,青苔上、旋看飛墜”,描寫梅花凋落。詞人凝神駐足,想吟詠一首惜別之詞,忽見梅花朵朵飄墜于青苔之上。接下詞人即展開想象,“相將見、脆丸薦酒,人正在、空江煙浪里”,這幾句承上人花相逢、花落、而想象至梅子可供人就酒之時,自己卻正泛舟漂泊于空江煙浪之中。這里借寫與梅天各一方,實則在想象中暗傷羈旅漂泊之苦。歇拍句又順此思路進一步想象:“但夢想、一枝瀟灑,黃昏斜照水”,此后自己天涯飄零,只能在夢中再去見那枝黃昏夕照下橫逸凄清的梅花了。這夢中之梅影與開頭現實中的照眼之梅遙相呼應。
本詞這首詞借詠梅花,抒發自己萍蹤無定、離合無常的慨嘆。在詠梅中打入個人身世之感,人與梅花融為一體。委婉地透露自己年來落寞的情懷。作者善于從虛幻處著筆,寫得曲折含蓄,余味無窮。(付海婧)
集評 宋·黃昇:“此只詠梅花,而紆馀反覆,道盡三年間事,昔人謂圓美流轉如彈丸,余于此詞亦云。”(《唐宋諸賢絕妙詞選》卷七)
清·黃蘇:“總是見宦跡無常,情懷落寞耳。忽借梅花以寫,意超而思永。言梅猶是舊風情,而人則離合無常。去年與梅共冷淡,今年梅正開,而人欲遠別,梅似含愁悴之意而飛墜;梅子將圓,而人在空江中,時夢想梅影而已。”(《蓼園詞選》)
鏈接 花漬酒。宋代一種以花卉漬制的酒,謂之花漬酒,其味芳香辛洌,盛行于貴戚顯宦之家。宋人龐元英《文昌雜錄》載:“京師貴家,多以酴醿漬酒,獨有芬香而已。近年方以榠楂花懸酒中,不惟馥郁可愛,又能使酒味辛洌。始于戚里,外人蓋所未知也。”
上一篇:《兩宋詞·阮逸女·花心動》翻譯|原文|賞析|評點
下一篇:《兩宋詞·姜夔·角招》翻譯|原文|賞析|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