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鑒賞《唐宋五代詞·孫光憲·上行杯》孫光憲
孫光憲
離棹逡巡欲動①。臨極浦,故人相送。去住心情知不共。金船滿捧。綺羅愁,絲管咽②。回別。帆影滅。江浪如雪。
注釋 ①離棹:離別的行船。逡巡:排徊不前、滯留之貌。②絲管:指弦索樂器和吹管樂器。
鑒賞 溫庭筠之后,以西蜀創作群體為主的花間詞人由于生活范圍和視野的狹小,詞的創作更是難出艷情苑囿。為此,一些有遠見的詞人力圖改變這種局面,積極拓展詞的疆域,并試圖使詞與詩一樣肩負起載道的使命,孫光憲就是其中卓有建樹的重要詞人。與溫庭筠、韋莊以及大多數花間詞人不同的是,孫光憲出身寒微,卻一生執著于政治理想并經歷了七朝變遷,做過前蜀、荊南、宋三朝官吏,豐富的閱歷使他的生活視野、思想境界乃至文學創作的觀念都與那些在酒醉粉香中消磨時光的花間詞人有很大不同。無論是寫男歡女愛、相思離別,還是寫邊塞風物、隱逸襟懷,均能擺落故態,做到情感真摯熱烈,突出鮮明。
這首小詞寫離別送行,首三句,就交待了事情的來龍去脈。離別的船兒就在岸上,船槳在那里蠢蠢欲動,在極浦,故人相送,行舟難發,足以見得依戀之情。沒有過多的言語,卻襯托出整首詞的基調。而在這來來往往的行人,每個人的心情都是不一樣的吧,要離別了,不免傷感糾結。金船是指大酒杯,綺羅指宴別時的侍女和歌女們,以其衣著代指其人。離別飲酒,就連侍女們都感到很難過,音樂低沉,如泣如訴。回首間,已是江帆過盡,只有那寬闊的江面被激起的浪花,蒼茫如雪。
最后這句寫得很有意味,離別的愁緒都化在無盡的江水中,在這樣宏闊的天地下,人顯得多么渺小,離別的惆悵也是無可避免的,面對遠行的人,只能寄托無限情思。這其中的深情與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廣陵》“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有異曲同工之妙。
這也是孫光憲詞的特點,注重推求詞與詩的同一性,既不贊成媚而乏骨的“艷詞”,也不一味輕視詞體的功能,而主張詞應當像唐昭宗李曄那樣有為而作,因而他的詞就能在抒寫艷情之外也廣泛地反映客觀現實和自由地抒寫主觀情懷。他的風格區別于溫、韋,也區別于其他作家,呈現出氣骨遒勁的美學風格,正如清陳廷焯在《白雨齋詞話》所說:“氣骨甚遒,措語亦多警煉,然不及溫、韋處亦在此,坐少閑婉之致。”(朱銘)
鏈接 《上行杯》詞牌。《上行杯》,原為唐代教坊曲名,后用為詞牌,單調,有三十八、三十九、四十一字體,仄韻。
上一篇:《兩宋詞·黃機·霜天曉角》翻譯|原文|賞析|評點
下一篇:《兩宋詞·周密·乳燕飛》翻譯|原文|賞析|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