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鑒賞《兩宋詞·陸游·雙頭蓮》陸 游
陸 游
呈范至能待制①
華鬢星星,驚壯志成虛,此身如寄。蕭條病驥②。向暗里、消盡當年豪氣。夢斷故國山川,隔重重煙水。身萬里。舊社凋零,青門俊游誰記③。
盡道錦里繁華④,嘆官閑晝永,柴荊添睡。清愁自醉。念此際、付與何人心事。縱有楚柁吳檣⑤,知何時東逝。空悵望,鲙美菰香,秋風又起⑥。
注釋 ①范至能:《宋史·范成大傳》記載,范成大,字致能(一作至能),吳郡人。紹興二十四年擢進士第。隆興再講和,失定受書之禮,上嘗悔之,遷成大起居郎,假資政殿大學士,充金祈請國信使。歸除中書舍人。知靜江府。除敷文閣待制、四川制置使。除權吏部尚書,拜參知政事。紹熙四年薨。成大素有文名,猶工于詩。自號石湖。有《石湖集》《攬轡錄》《桂海虞衡志》行于世。《宋史·陸游傳》:“范成大帥蜀,游為參議官,以文字交,不拘禮法。”②驥:好馬,喻賢能。③“舊社”二句:按紹興三十二年九月,陸游除樞密院編修官,兼編類圣政所檢討官,與范成大、周必大、凌景夏等均同官。《渭南文集·入蜀記》:“奉使金國起居郎范至能至(金)山,遣人相招食于玉鑒堂。至能名成大,圣政所同官,相別八年。今借資政殿大學士提舉萬壽宮侍讀,為金國祈請使云。”④錦里:即成都。《華陽國志》卷三:“錦江,織錦濯其中,則鮮明,他江則不好,故命曰錦里也。”⑤楚柁吳檣:唐杜甫《秋風》:“吳檣楚柁牽百丈,暖向神都寒未還。”⑥“鲙美”二句:《晉書·張翰傳》:“翰因見秋風起,乃思吳中菰萊、莼羹、鱸魚膾,曰:‘人生貴得適志,何能羈宦數千里,以要名爵乎?’遂命駕而歸,著《首丘賦》。”
鑒賞 此詞作于宋孝宗淳熙三年(1176)秋,詞人時年五十二,擔任制置使司參議官。舊友范成大以敷文閣待制、四川制置使、知成都府的身份到成都,陸游成為他的幕僚。異地相逢,感觸頗多。二人常常詩酒唱和,這首詞就是其中之一。
上闋追憶往事,言自己畢生報國,不料已成空想。“華鬢”一句,說明此身已老。此身已老,難以報國,故而“壯志成虛”。一個“驚”字,表現突然之意,表明詞人心情十分復雜。一來,說明詞人以前一直以為自己能夠實現進攻中原、收復失地的理想,沒想到朝廷會怯懦如此,不惜放棄北方的半壁江山茍延殘喘,從此他的復國大計化成泡影,使他絕望之極;二來,詞人一身雄心壯志,如今猛地發現自己已經是華發蒼蒼,而復國偉業卻沒有絲毫進展,終老一生而一事無成,只能捶胸頓足,凄涼之情、苦悶之景由此可見。“此身”一句說詞人感覺到自己不被朝廷重用,如同是寄居在別國的土地上,一腔熱血毫無用處。一個“寄”字,既表現自己遠離家鄉故土的寂寞與蕭索,又突出自己的悲憤與無奈。“蕭條”至“消盡”三句,說明自己年老體衰,有病在身,縱然曾經是一匹能日行千里的寶馬,如今也只能蜷臥在床,望著無邊的黑暗,喪失了當年“萬里覓封侯”的豪氣。“病驥”,言詞人有病在身,用能日行千里的寶驥喻指自己,說明詞人對自己的能力與才華一向信心百倍,千里馬沒有地方施展才能,實在是沒有一位識馬的伯樂啊! “消盡”一詞,十分悲涼,詞人已經絕望,畢生志愿無法實現,實在是朝廷的一味妥協導致! “夢斷”“隔重重”兩句,表現對北方故國的思念,以及對金人鐵蹄下的中原人民的擔憂。“身萬里”至“青門”三句說出了對無法拯救黎民百姓于水火的愧疚與對朝廷賣國妥協的憤怒。“舊社”“青門”兩句意為:舊日志同道合的豪杰們已四散飄零,青年時在故都的慷慨激昂的斗爭生活還有誰記得嗎? 范成大早年和陸游一樣,都胸懷報國之志。現在雖然官位已高,但深知朝廷意在茍安,亦不敢有所論諫。這兩句表面上是說戰爭使人們離散,實則是對范氏明哲保身的批評。
下闋記從前線歸來后在成都無所事事、凄涼寂寞的感情。離開了秋風鐵馬的抗金前線,政治上屢次遭受朝廷小人集團的打壓和排擠,在五年多的時間里,雖然也有官職(州通判和帥司幕僚),實際上處于投閑置散的地位,在這樣一個但求茍安而無所作為的環境中,誰還可能實現當日的懷抱呢?陸游的心情十分沉重,他借酒消愁,不拘禮法,放浪形骸。“盡道”至“清愁”四句,概寫自己沒有報國的事情可做,只能每日昏睡、借酒消愁。一個“嘆”字,是多么無奈! 唯有真正愛國為民的官員才會為自己的清閑無事愁苦,而陸游,正是這樣的賢士。詞人真的是消盡了豪氣,沉迷于酒肆之間的放浪之徒嗎?非也! 他心中念念不忘的仍是恢復大宋江山,只是無法實現,心中苦悶又無人傾訴! “念此際。付與何人心事。”一股悲涼和寂寞的氣氛渲染開來。“縱有”“知何時”兩句,和上闋“夢斷”“隔重重”兩句相照應。“楚柁吳檣”,喻指歸鄉,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筆勢亦跌宕生姿。歇拍“空惆悵”三句,借用晉代張翰見秋風起乃思吳中菰菜、莼羹、鱸魚鲙的典故,表示歸心的迫切。然而在國事破敗的關頭,自己又不得自由。一個“空”字,既是歸家不得的惆悵,也是畢生志向落空的凄涼。
此作著重抒寫消沉抑郁的情懷,一唱三嘆,哀而不傷,意境清曠,寓意深刻。(張力)
松風高士圖 【明】文伯仁
遼寧省博物館藏
鏈接 《雙頭蓮》詞牌。《雙頭蓮》調,有小令和慢詞兩體。小令體,雙調,四十八字,平韻。慢詞體又有兩式,一式以陸游的本詞為代表,一百字,仄韻;另一式以周邦彥的詞為代表,雙調,一百零三字,仄韻。
上一篇:《兩宋詞·李淛·踏莎行》翻譯|原文|賞析|評點
下一篇:《兩宋詞·蘇舜欽·水調歌頭》翻譯|原文|賞析|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