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鑒賞《兩宋詞·毛滂·相見歡》毛 滂
毛 滂
秋 思
十年湖海扁舟①。幾多愁。白發青燈今夜、不宜秋②。中庭樹。空階雨。思悠悠。寂寞一生心事、五更頭③。
注釋 ①湖海扁舟:指泛舟江湖,不與朝政。②青燈:光線青熒的油燈,借指孤寂、清苦的生活 。③五更:古代夜間計時,自黃昏至拂曉分為五更,每更約兩小時。
秋夜讀書圖 【清】 蔡嘉 故宮博物院藏
鑒賞 毛滂晚年的官職由選人(地方低級官員)轉升為京朝官(中上層官員),政治上轉而接近新黨,依附于把持北宋末年朝政達二十多年的權相蔡京,因而卷入無休止的新舊黨爭中。毛滂此間至少三次身陷牢獄,仕途維艱,晚景頗是凄涼。學界對毛滂晚年依傍蔡京頗有微詞,稱其人品不足重,徒擅才華,但后人卻可以通過毛滂的一生沉浮,看到一個文人在北宋末年風雨飄搖的歲月中是如何被腐敗的黨爭所吞噬的。本詞當作于毛滂晚年,其中遲暮晚景的凄涼透于字里行間,與其中年時期的瀟灑疏淡、亦仕亦隱的風格迥然有別。
上闋首句“十年湖海扁舟”寫作者晚年奔波漂泊之久。據《毛滂集·毛滂簡譜》,宋徽宗政和五年(1115),毛滂在秀州(今浙江嘉興)為官,卻“突遭文字疑似之罪,免官去職”,家口眾多而日顯困窘,病眩加重而無藥可用,處境極為凄涼,不得已向蔡京乞援。于是在州縣老吏處學法律治朱墨,勉為養家糊口,其間又遭橫禍下獄,向蔡京乞援,希望還鄉度過余生。毛滂最后出現于史載是宣和六年(1124)春因為蔡京祝壽而作《玉樓春》,自后音訊全無。三年后發生了歷史上著名的“靖康之變”,毛滂亦可能于此時老死故里或死于戰亂。因而,本詞中的“十年”當是指這段時間。十年漂泊江湖,自是愁緒多多。上闋末句中“白發青燈今夜”,采用白描手法,使“白發”與“青燈”景象對比,加上“今夜”的時光景象,三者并置一處,寫盡風燭殘年晚景。作者可謂心力交瘁,其孤凄之情雖含蓄隱淡,卻情透于紙背。
下闋“中庭樹。空階雨”寫秋夜心緒煩擾難眠,聽到庭樹颯颯的風吹聲和空階的雨滴聲。前人寫“庭樹”多帶秋意,唐司空曙“晚景凄我衣,秋風入庭樹”(《晚思》)、盧照鄰“我家有庭樹,秋葉正離離”(《望宅中樹有所思》)正合本詞的意境。寫秋聲而不出“秋”字,寫深夜“庭樹”而自然知秋之已至。前人用“空階雨”含悲秋孤寂之意,北宋徐鉉“獨聽空階雨,方知秋事悲”(《九月三十夜雨寄故人》),柳永“夜雨滴空階,孤館夢回,情緒蕭索”(《尾犯》),“那堪酒醒,又聞空階,夜雨頻滴”(《浪淘沙》),均以夜雨滴空階形容孤寂難寐的心境。下闋末二句寫作者“思悠悠”,思緒紛繁,想起一生寂寞的往事,不覺間已經夜盡到天明,正是“夜闌無寐,聽盡空階雨”(黃大臨《青玉案》)的情景。全詞歸結到作者的“寂寞一生心事”,可謂平淡中見生命之可哀,壓抑中見命運之凄婉。
毛滂的詞受蘇軾、柳永影響很大,無秾艷語詞,在自然平易中見真摯。寫景極盡淺淡,抒懷簡易平白,有南唐后主李煜遺風。其瀟灑疏淡、不沾世態的風骨對其后姜夔、張炎、謝逸、蘇庠、朱敦儒、楊萬里等詞人都頗有影響。(張偉特)
上一篇:《唐宋五代詞·李煜·相見歡》翻譯|原文|賞析|評點
下一篇:《兩宋詞·朱敦儒·相見歡》翻譯|原文|賞析|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