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鑒賞《念奴嬌①·張孝祥》過洞庭
過洞庭
洞庭青草②,近中秋、更無一點風色。玉鑒瓊田三萬頃,著我扁舟一葉。素月分輝,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悠然心會,妙處難與君說。
應(yīng)念嶺海③經(jīng)年,孤光④自照,肝膽皆冰雪。短發(fā)蕭騷襟袖冷,穩(wěn)泛滄浪空闊。盡吸西江。細斟北斗,萬象為賓客。扣舷獨笑,不知今夕何夕。
①念奴嬌,詞牌名。 ②洞庭青草,湖名。這里的“青草”指的是與洞庭湖連成一片的青草湖,又名巴邱河。青草在南,洞庭在北,自來并稱。二湖相連,在湖南岳陽市西南,總稱為洞庭湖。③嶺海,一作嶺表。即嶺南,兩廣之地。北有五嶺,南有南海,故稱嶺海。 ④孤光,指月亮。
這首詞作于孝宗乾道二年(1166)。當時,張孝祥因小人讒言落職,從廣西經(jīng)洞庭湖北歸。這首詞借洞庭夜月之景,抒發(fā)了作者的高潔情懷和豪邁氣概。
上片主要是寫景,景中寓情:臨近中秋,浩瀚的湖面竟是碧空萬里,水波不興,一派秋高氣爽、玉宇澄清的景象。三四句的“玉鑒瓊田”形容湖水的明凈光潔,“三萬頃”展現(xiàn)湖面的廣闊,點出了在這美玉一般的偌大湖面上,“扁舟一葉”真似仙境。詞人不為顯示扁舟之渺小,而是要映襯洞庭的“胸懷”。五到七句進一步描述月光下的湖面之景,上下輝映一片晶瑩,天上人間如同共處在一個玲瓏剔透的琉璃世界中。“表里俱澄澈”句既是寫景,更寄寓了作者高潔的精神追求。最后二句點明這種極妙境界是只可意會難于言傳的,表露出作者心物相融的美妙體驗。
下片著重抒情,意轉(zhuǎn)激昂:想到在嶺南任職的一年,寒月的孤光照我心明,我的肝膽都如冰雪般晶瑩。由“孤光自照”句可見,不管別人是否理解,詞人自省無愧于心,表明了其孤高的心態(tài)。“肝膽皆冰雪”與上片的“表里俱澄澈”互為呼應(yīng),再次強調(diào)作者襟懷坦白之志。雖然現(xiàn)在頭發(fā)少了,衣衫單薄,但在這冰涼的夜晚,我仍然穩(wěn)穩(wěn)地泛舟在這碧波浩淼的湖面上。接下來幾句更是氣魄雄偉,豪情萬丈:我要汲取長江的水為酒,把北斗星當作酒杯,再請?zhí)焐系男浅饺f象作為賓客來和我一起細斟慢酌。我渾然忘卻了天地物我,扣打著船舷對天狂嘯,簡直不知道今晚是什么夜晚了。
全詞景中見情,筆勢雄奇,境界空闊,顯示了作者的高潔情懷。
●念奴嬌,參見第92頁相關(guān)介紹。
●詠洞庭名句:
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杜甫《登岳陽樓》
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孟浩然《臨洞庭湖贈章丞相》
洞庭九州間,厥大誰與讓?南匯群崖水,北注何奔放。——韓愈《登岳陽樓》
銜遠山,吞長江,浩浩蕩蕩,橫無際涯。——范仲淹《岳陽樓記》。
洞庭西望楚江分,水盡南天不見云。——李白《陪族叔刑部侍郎曄及中書賈舍人至游洞庭》其一
淡掃明湖開玉鏡,丹青畫出是君山。——李白《陪族叔刑部侍郎曄及中書賈舍人至游洞庭》其五
●洞庭典故:唐李白登岳陽樓觀洞庭湖寫了一幅對聯(lián):“水天一色,風月無邊。”明唐寅(唐伯虎)看到后,自感詞窮,無法超越,遂寫了“蟲二”兩字讓人去猜,寓意即“風月無邊”,以不敗在李白手下。過去的繁體字,“風”字,去掉里邊的一撇和四周的邊兒,就剩個“蟲”字;“月”字去掉四周的邊兒就剩個“二”字。所以,“蟲二”代表四個字——“風月無邊”。原來這是繁體“風月”二字的字心,去了字的外框,寄寓“風月無邊”之意。
張孝祥的洞庭詞讓我們認識了他坦蕩的胸襟和高尚的品質(zhì),唐代詩人劉禹錫也曾有《望洞庭》詩,將洞庭湖描繪得有如仙境。
望洞庭
劉禹錫
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
遙望洞庭山水翠,白銀盤里一青螺。
這是詩人遙望洞庭湖而寫的風景詩,明白如話卻又意味雋永。
第一句從水光月色的交融不分寫起,表現(xiàn)湖面的開闊遼遠,展現(xiàn)一派空靈、縹緲、寧靜、和諧的境界。“和”字用得巧妙工煉,形象地勾畫出洞庭湖水和明月清光輝映成趣、水天一色的圖景。第二句用“鏡未磨”比喻夜晚湖面的平靜景象,真實再現(xiàn)詩人的視覺感受:站在岳陽樓上俯望,洞庭湖在淡淡的月光映照下水波不興,好像一面沒有經(jīng)過打磨拋光的銅鏡,平靜而暗淡。“鏡未磨”三字十分形象貼切地表現(xiàn)了千里洞庭風平浪靜的安寧溫柔的景象,在月光下別具朦朧美。第三句寫遠望洞庭所見。“翠”字與下文的“青”字相呼應(yīng),描繪洞庭色彩。這里的“山水”二字實際指山,即湖中的君山。第四句再用比喻,將浮在水中的君山比作擱在白銀盤子里的青螺。在詩人筆下,秋月之中的洞庭山水成了一件精美絕倫的工藝美術(shù)珍品。如此豐富的想像,準確恰當?shù)谋扔鳎湟缘诺纳{(diào),“銀盤”與“青螺”既互相映襯,相得益彰,又舉重若輕,將千里洞庭看作是妝樓奩鏡、案上杯盤而已,使人倍感親切。
本詩選擇了月夜遙望的角度,抓住最有代表性的湖光和山色,通過豐富的想像,巧妙的比喻,獨出心裁地再現(xiàn)了洞庭美景。與張詞相比,意境更加縹緲和諧。
張孝祥詞中,“冰雪”的意象形象地展現(xiàn)作者的坦蕩襟懷。“冰雪”因其晶瑩潔白的特點,自古就被用來比喻心志的忠貞、品格的高尚。唐王昌齡就有詩云:“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玉鑒瓊田三萬頃,著我扁舟一葉。
遙望洞庭山水翠,白銀盤里一青螺。
上一篇:宋詞《念奴嬌·劉克莊》翻譯|原文|賞析|評點
下一篇:宋詞《念奴嬌·朱熹》翻譯|原文|賞析|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