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曹植
八方各異氣, 千里殊風(fēng)雨。
劇哉邊海民, 寄身于草野。
妻子象禽獸, 行止依林阻。
柴門何蕭條, 狐兔翔我宇。
〔泰山梁甫〕梁甫是泰山下的小山,古代迷信,相傳人死后魂魄歸于泰山、梁甫。《泰山梁甫行》是挽歌調(diào)。〔異氣〕氣候不同。〔劇〕艱苦。〔林阻〕山林險阻之地。〔翔〕繞行。
這是曹植詩歌中極難得的一首,它大約創(chuàng)作于曹植生活的后期,詩以沉郁的筆調(diào)為我們描繪了一幅邊海人民生活貧困的畫面:草野莽莽,可憐的邊海民們艱難地生活在這野獸出沒的茫茫野地中。他們的妻子兒女更是象禽獸般地生活著,沒有衣著,沒有食物,僅以山林險阻為依托,朝不保夕,柴門蕭條冷落,屋宇中狐鳴兔走……
透過這幅畫面,我們仿佛看到了那個時代的人民生活情狀;也看到了當(dāng)時的統(tǒng)治者對不同地區(qū)、不同民族人民的不同策略,正如詩人所言“八方各異氣,千里殊風(fēng)雨”,朝廷的德澤并未布及邊遠(yuǎn)人民。同樣,透過此詩,我們也看到詩人曹植的思想在發(fā)生變化,他不再是受寵的貴公子,他的詩中不再寫宮廷宴飲,不再寫美女妖姬的歡笑,而是在悄悄地接近下層人民,他的筆觸在伸向社會的底層。他的詩風(fēng)在轉(zhuǎn)化,詩人的筆調(diào)與他的心情遭遇一樣變得越發(fā)深沉哀郁了。我們似乎透過此詩的內(nèi)容看到了詩人那一顆孜孜愛民的心,體會到詩人那一種隱隱憐民的情。詩人在為民呼吁,為民請命,雖然這呼吁是孱弱的,但他是詩人向人民走近邁出的可喜的一步,是詩人向統(tǒng)治者喊出的大膽一聲。
《泰山梁甫行》原是哀挽歌調(diào),詩人巧妙活用,借以哀挽邊海人民的苦難境遇,哀挽社會底層人民的不幸生活。雖然全詩無一哀挽字樣,卻同樣令人感到一種郁郁的哀傷,一種戚戚的挽情。詩中對于邊海民的非人遭遇的描寫,雖是不加渲染,樸實地記錄,卻給人以史家實錄的真切,體現(xiàn)了“建安風(fēng)骨”的精神。
上一篇:《河北民·宋·王安石》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浪淘沙·唐·劉禹錫》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