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劇曲鑒賞辭典·明代劇曲·明代傳奇·佚名《金貂記·飲社佯風》原文與翻譯、賞析
(賓白略) (小生) 小子占先了。(山歌) 來往煙波一釣舟,白蘋紅蓼楚江秋。捉得魚蝦妻子樂,笑殺人間萬戶侯。
【普天樂】萬戶侯,怎比俺漁家飯。釣煙波,無兇患。水云鄉,水云鄉蕩槳咿啞,泛滄浪濯足飄然。(合) 呀,共相逢,此間傳杯且笑談。
那管他桑田變海,海變桑田。
(凈) (山歌) 鋼斧鐮刀插在腰,生柴旋斫帶枝燒。黃精紫蕨堪充糗,勝在朝中掛錦袍。
【前腔】掛錦袍,怎比俺樵柴擔。躡層巒,心驚憚。附藤蘿,附藤蘿走壁穿巖,看仙棋數著千年。(合前)
(末) (山歌) 稻粱收得靠蒼天,私債官糧兩項完。黃雞白酒田家樂,賽過當朝極品官。
【前腔】極品官,怎比俺犁鋤漢。到秋成,多消散。邀村社,邀村社老幼同歡,鬧咳咳笑語喧闐。(合前)
(眾) 如今該是老爺了。(外) 咱也隨鄉入鄉,休笑休笑。(山歌) 豹略龍韜幼習聞,云臺麟閣著勛名。今朝罷職田莊樂,管甚當朝武共文。
【前腔】武共文,怎比俺歸休宦。無是非,無牽絆。從今免,從今免待漏隨班,落得個自在清閑。(合前)
(外) 二哥,多承你的好酒。今日多用了幾杯兒,咱感起昔日的情事,記上心來,不覺汗流沾背,怒發沖冠。你每不嫌絮煩,待咱試說一番與你們聽。(眾) 小子們愿聞。(外) 咱若說起,便要手舞足蹈起來。
【越調斗鵪鶉】 自昔咱生在善陽,幼時氣息愚魯。劉武周襄定強稱主,那宋金剛招募著山東河澗北土。咱投身在他帳下,就與那羅孔陽、陳煥章,將兵統伍。襲并州,威似虎。殺敗了士卒兒三千,戰退了將軍兒八部。
(內鳴鑼擊鼓叫好介) (外) 其時咱身穿一領皂色戰袍,頭戴一頂三山鐵盔,坐跨一匹烏錐駿馬,手執一條虎尾鐵鞭,在陣中左沖右突,如入無人之境。迎頭對敵的那八員猛將,咱略數一二與你們聽。(眾)請老爺說一說,吾等拱聽。(外)
【紫花兒序】那秦王幕下的大將張杰的打下馬熬疼,唐儉的打在塵號苦,還有那獨孤的懷恩撇了長槍,被吾捉住。齊王的元吉,打了肩背,口淋淋鮮血吐。非是咱尉遲恭夸口說,真個是勇敵萬夫,生者驚蘇,傷者嗚呼。
(內叫好介) (外) 咱后來和劉武周同領大軍,前至柏堡地面,與吾主秦王對營而陣,咱跑馬揮鞭搦戰第一陣,是殷開山呵。
【柳營曲】 力怯的,魂魄全無。撥馬回陣去了。第二陣是程知節呵也,手戰的,英槍失襦。怎知道,將臺心看得秦王羨。他說是,人言尉遲敬德如此英雄,果不虛言。猛然第三陣的要逞銳氣,忽秦家叔寶鞭锏相拘一團兒滾陣,咱與他兩下沒差殊。
(內叫好介) (外) 咱后來又在美良州地界,遇著秦叔寶,要與咱拼個生死。他與咱除盔卸甲,各逞本事,赤條條兩個身子,赤精精四只臂膊,他那里使一對。
【么篇】 八稜锏欺霜耀日,手飛起電走星徂。咱這里使一對亮錚錚鋼鞭九節千斤重,逢著的碎頭顱,賽過了長劍的昆吾。他與咱兩相屠,并無個來幫助。齊喝采,將名數。喝采道好漢子英雄用武。縱橫廝挺跋扈,真罕見沒輸贏,渾只訝,似昔日的爭鋒漢楚。
(內叫好介) (外) 咱還有一樁異樣廝戰的事,一發再說把你們聽。(眾)請老爺不吝其言,說個詳細。吾等深聽。(外) 咱其時心不戀戰,撇了秦叔寶去捉主。只聽得背后叔寶大叫曰: “休得有傷吾主。”卻不知美良州有個虬霓澗,波浪滔天,闊有數丈,怎么行得過去?那秦主,計難圖,觀見前青波阻。此當是天子之分,他仰天祝告已罷,那玉鬃馬一躍而來,第一來,是他跳過已登岸,莫非天數。咱急把烏錐馬打上三鞭,也一躍而過。第二來,吾趕上打中了秦王。咱一鞭打中腦后,猛然睜眼看時,那秦王背上紫霧騰騰,卻有一條怪物,牛馬蛇體,蟹眼蝦須,魚鱗獸角,八爪拿云,行過滄溟戲浪,因此滅了秦王。忽聽得秦叔寶連叫神明數聲,可助秦瓊救主,那雷豹馬也一躍而就過去了。第三來,吾背后跳虹霓,是他,到重添翼羽。
(內叫好介) (外) 俺后來歸順了秦王,又從征掃蕩了四處的草寇。
你們聽咱道來。
【小沙門】竇建德生擒活捉,劉黑闥監禁囚俘,王世充謀王遷徙在西蜀去。輔公祏僭位,頭斫了,詣京都。
(內叫好介) (眾)請問老爺,如今唐朝坐享太平,皆是老爺汗馬功勞打成的天下,為何把老爺貶到職田莊上來? (外) 你每怎知得其中緣故。
【圣藥王】 俺扶得國無虞,民安妥,四海歡娛。百千萬攻城掠地,狠男兒一個個倒旗卸甲都降附。你每道咱為些什么來?那薛仁貴是個忠良,李道宗是個讒佞,咱唐王身居五位,誰知那李道宗假作反詩,誣陷薛仁貴在獄,咱果心忿不平,端只為囚忠信佞護天橫,因此上,惱將起來,見李道宗在當面,揮拳打落門齲,圣上就把咱呵,謫貶在職田莊上守荒蕪。
(內叫好介) (外) 于今也罷了。
【尾文】 大都來吾生有命皆天注,今暫且解冠隨寓。嘆往昔功勞成畫餅,樂飲杯中的醇醹。
《金貂記》敘唐代開國勛臣薛仁貴與尉遲敬德的故事。此記內容實為明傳奇《白袍記》 的繼續。寫薛仁貴有十大功勞,卻遭皇叔李道宗誣陷入獄。尉遲敬德不平,怒打李道宗而被貶為民。后來高麗國犯唐,薛仁貴得眾臣力薦保釋,復職掛帥出征,不料被敵人邪術所困。朝廷起用尉遲敬德赴救,薛子丁山相隨,終于得勝還朝。劇中寫尉遲敬德歸田后的幾出戲,在民間十分流行。這里錄 《飲社佯風》中曲。
首曲之前有大段村民們與尉遲敬德的對話,說明村中每年有一個牛羊社會,由村民輪流做會首,負責籌辦酒席。敬德被貶后住于此職田莊上。他也來入會,并約定明年讓他為會首。席間,敬德提議行令,按 “漁樵耕讀” 的順序各把自己的營生“嘲一個山歌兒,然后續上一個曲兒。” 四曲 【普天樂】 即漁夫 (小生扮)、樵夫(凈扮)、農夫 (末扮) 和敬德 (外扮) 依次所唱。他們各敘捕魚、砍柴、耕田、休官之樂,認為勝于 “萬戶侯”、“掛錦袍”、“極品官” 和文武官員。曲中言漁、樵、耕、休之樂不免有美化之嫌,作者這樣寫是為了突出為宦之苦與憂。【斗鵪鶉】及其后數首,皆敬德酒后興起對村民們自敘生平之曲: 他曾投身劉武周麾下,打敗了秦王李世民幕下的大將張杰、唐儉、獨孤懷恩和齊王元吉; 又曾與秦王對陣,戰退殷開山、程咬金,與秦瓊鞭锏相交、不分勝負,仍捨秦瓊追打秦王,秦王得神明護衛才得脫險。敬德之勇,真個是“勇敵萬夫”。歸順秦王后,他隨征掃蕩了竇建德、劉黑闥、王世充及輔公佑 (佑,應為 “祏” 之誤,見 《舊唐書·輔公祏傳》),扶得 “國無虞,民安妥,四海歡娛”,卻因唐王 “囚忠信佞護天橫” (天橫,當為 “天潢”之誤。天潢,皇族之稱) 而被謫貶在職田莊上。【尾文】 一曲表達了他隨遇而安、快樂度日的生活態度。曲后還有一段情節: 去城中沽酒的伴哥回來,言說聽到朝廷要起用尉遲敬德赴敵的新聞。敬德聽后,立即妝中風倒地,由眾人扶他下場。此出之曲,描寫尉遲敬德與鄉鄰共話漁樵之樂時的平易近人,自敘生平時的無遮無蓋,話說當年勇時的神采飛揚,都栩栩如生地表現了他豪放、開朗的性格和所向無敵的英雄氣概。語言簡潔、直露,富有民間文學質樸、鮮活的特點。
《金貂記》 雖以薛仁貴為主角,但他未以白袍救駕、三箭定天山的傳奇式的英雄形象出現。他上場時已功成名就、貴為公卿。作品主要描寫他身陷囹圄、遭受酷刑、悲 “十大功勞一旦休”,卻逆來順受,丹心仍向朝廷; 獲釋出征,被困鎖陽城中,敵人以高官厚祿相許勸其投降,他堅貞不屈,誓以此身救國難。作品突出表現他披肝瀝膽、精忠報國的高尚品德。相比之下,尉遲敬德的形象更為生動喜人。他為薛仁貴之冤冒死鬧朝,解綬歸田后麻衣草履躬耕壟畝,閑時與鄉鄰同飲共樂,表現得極為豁達、灑脫,可親可愛。這是一個起自民間,雖成開國元勛、仍不失其草莽本色的英雄形象。
以薛仁貴和尉遲敬德的故事為題材的戲劇作品,元雜劇有楊梓《功臣宴敬德不服老》 (存)、張國賓 《薛仁貴衣錦還鄉》 (存)、鄭廷玉 《尉遲公鞭打李道煥》(佚) 等,明傳奇有 《白袍記》 (存) 等。《金貂記》 據楊梓雜劇及有關記載、傳說故事生發、改編而成。尉遲敬德毆李道宗一事,據史書記載,乃因敬德居功自傲(見《舊唐書》 卷六五),楊梓雜劇改為李道宗無功而搶上首之座,致敬德不服、打落李門牙兩顆,《金貂記》 進而改成為薛仁貴之冤憤而揮拳,其思想、格調較前者為高。《金貂記》 把史書上記載屢有殊功、敬慕賢士、宗室中 “最為當代所重” 的李道宗 (見《舊唐書》 卷六十) 改寫成恃王室之權威嫉賢妒能、謀害忠良、欺君誤國、罪惡彌天的讒邪小人,把本無聯系的尉遲敬德、李道宗和薛仁貴 (薛之功業建立于敬德與李道宗的晚年和去世之后) 寫成摯友或仇人,完全是為了表現主題思想的需要。作品以忠奸斗爭為核心,描寫并贊頌忠孝節義之行,揭露和批判權奸當道、忠良被害的朝廷黑暗。劇中說 “自古世治用文、世亂用武”,強調 “高鳥盡,良弓藏; 敵國破,謀臣亡”,明言 “伴君王似虎狼作隊”,將矛頭直指君王,其中顯然寓有對明代建國后殺戮功臣的現實的諷喻和不平。這當是這部作品的主旨及意義所在。
上一篇:《金童玉女嬌紅記》原文與翻譯、賞析
下一篇:《錦箋記·泛月》原文與翻譯、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