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耒
蓋世英雄項與劉,曹奸馬譎實堪羞。
阮生一掬西風淚,不為前朝楚漢流。
廣武的故址在今河南滎陽東北廣武山上,有東、西二城,相距約二百步,中隔廣武澗。楚、漢相爭時,劉邦屯西城,項羽屯東城,互相對峙。這首詩是作者在廣武觸景生情發抒感慨之作。詩的首一、二兩句“蓋世英雄項與劉,曹奸馬譎實堪羞。”作者認為秦朝滅亡之后、漢朝興起以前這段時間,實際上起著支配政局、發號施令的英雄是項羽和劉邦,爾后楚、漢相爭,項羽和劉邦又都是明槍交戰,沒有搞陰謀,耍權術,也沒有暗箭傷人,所以他們都是蓋世無雙的英雄。作者不以成敗論英雄,而是重視人物在歷史上的所作所為,他們所起的作用。這表明了作者進步的歷史觀。作者還進一步以曹操和司馬懿作了對比。曹操是漢獻帝時丞相,“挾天子以令諸侯”,他死后,其子曹丕逼迫漢獻帝退位,篡奪了政權,改國號為魏;司馬懿父子則在曹魏集團執掌大權以后,又用同樣辦法奪取政權,建立晉朝。作者揭露他們雖然奪得天下,但他們是用奸譎權詐的手段得天下,實是奸雄,堪羞愧。三、四兩句“阮生一掬西風淚,不為前朝楚漢流。”阮生即阮籍(210—263),魏時文學家、思想家。他生活在魏晉易代之際,既不滿曹魏集團的政治腐朽,又憎惡司馬氏的陰險權詐。據《魏氏春秋》載阮籍曾登廣武山,觀楚、漢戰處,嘆息說:“時無英才,使豎子成名乎!”“豎子”是“小子”的意思,輕蔑的稱呼。此兩句意謂阮籍憎惡曹操、司馬氏的篡權,他嘆息的眼淚,不是為楚漢相爭而流。這里包含了對歷史的批判,也賦予很深的現實感慨。作者師事顧炎武,博涉經史。他既是詩人,又精通史學,文筆流暢,好發議論,常借古諷今。這里僅用了幾個歷史典故,寫成一首七絕,以時間、空間的對比,交織造成“觀古今于須臾,撫四海于一瞬”的藝術效果。全詩述事以寄情,事詳而情隱,讀后久久回味不盡,入人肺腑,是一首有深刻意義的詠史詩。
上一篇:王士禛《瓜洲渡江二首(其二)》古詩賞析與原文
下一篇:黃任《西湖雜詩十四首(其三)》古詩賞析與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