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詩詞鑒賞《散花寺“王熙鳳衣錦還鄉”簽》去國離鄉二十年,于今衣錦返家園。蜂采百花成蜜后,為誰辛苦為誰甜!行人至,音信遲,訟宜和,婚再議。
去國離鄉二十年,于今衣錦返家園。
蜂采百花成蜜后,為誰辛苦為誰甜!
行人至,音信遲,訟宜和,婚再議。
《紅樓夢》第一百零一回,寫王熙鳳月夜在大觀園遇鬼,嚇得魂不附體。后來,到散花寺求簽,簽上寫著:“第三十三簽,上上大吉。”查簽簿看時,只見寫著“王熙鳳衣錦還鄉”,并寫著上面的一段話。這首讖語式的簽詞,是續書者根據曹雪芹在《紅樓夢》第五回中關于鳳姐的判詞和曲子演化而來的。判詞說“哭向金陵事更哀”,是說她死后,只有靈魂能返回故鄉金陵。
王熙鳳衣錦還鄉,來自第五十四回中女先兒所講的《鳳求鸞》的故事。這一段曹雪芹是這樣描寫的:
賈母問:“近來可有添些什么新書?”那兩個女先兒回說道:“倒有一段新書,是殘唐五代的故事。”賈母問是何名,女先兒道:“叫做《鳳求鸞》。”賈母道:“這一個名字倒好,不知因什么起的,先大概說說原故,若好再說。”女先兒道:“這書上乃說殘唐之時,有一位鄉紳,本是金陵人氏,名喚王忠,曾做過兩朝宰輔。如今告老還家,膝下只有一位公子,名喚王熙鳳。”……女先生又說道:“這年王老爺打發了王公子上京趕考,那日遇見大雨,進到一個莊上避雨。誰知這莊上也有個鄉紳,姓李,與王老爺是世交,便留下這公子住在書房里。這李鄉紳膝下無兒,只有一位千金小姐。這小姐芳名叫作雛鸞,琴棋書畫,無所不通。”賈母忙道:“怪道叫作《鳳求鸞》。……是這王熙鳳要求這雛鸞小姐為妻。”……第五回關于王熙鳳的判詞是這樣描寫的:
“后面便是一片冰山,上面有一只雌鳳。其判曰:
凡鳥偏從末世來,都知愛慕此生才.
一從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
畫面的“雌鳳”象征王熙鳳,“一片冰山”比喻王熙鳳所倚作靠山的賈府的財勢如同冰山一樣,難以持久。“凡鳥”相合,即為“鳳”(鳳)字,點王熙鳳之名。典出《世說新語·簡傲》:嵇康與呂安是好友,一次呂安去拜訪嵇康,康不在,其兄嵇喜出門相迎,呂安不入,在門上題一“鳳”字而去,嵇喜很高興,以為美稱自己是鳳凰,其實呂安嘲笑他是“凡鳥”。“一從二令三人木”,似指賈璉對王熙鳳態度的變化:始則聽從,繼則使令,最后休棄(人木合而即成“休”字)。
《紅樓夢曲·聰明累》寫道:
機關算盡太聰明,反算了卿卿性命。生前心已碎,死后性空靈。家富人寧,終有個家亡人散各奔騰。枉費了,意懸懸半世心;好一似,蕩悠悠三更夢。忽喇喇似大廈傾,昏慘慘似燈將盡。呀!一場歡喜忽悲辛。嘆人世,終難定!
寫王熙鳳的悲慘結局和賈府一敗涂地時的情景。《聰明累》曲名即是取聰明反被聰明誤之意。
續作者,按照原作的意圖,在本回中,設計了王熙鳳遇鬼求簽的描繪:
鳳姐剛舉步走了不遠,只覺身后咈咈哧哧,似有聞嗅之聲,不覺頭發森然豎了起來。不由得回頭一看,只見黑油油一個東西在后面伸著鼻子聞他呢,那兩只眼睛恰似燈光一般。鳳姐嚇的魂不附體,不覺失聲的咳了一聲。卻是一只大狗。那狗抽頭回身,拖著一個掃帚尾巴……。方轉過山子,只見迎面有一個人影兒一恍。鳳姐心中疑惑,……嚇得神魂飄蕩。恍恍忽忽的似乎背后有人說道:“嬸娘連我也不認得了!”鳳姐忙回頭一看,只見這個人形容俊俏,衣履風流,十分眼熟,只是想不起是那房那屋里的媳婦來。只聽那人又說道:“嬸娘只管享榮華受富貴的心盛,把我那年說的立萬年永遠之基都付于東洋大海了。”鳳姐聽說,低頭尋思,總想不起。那人冷笑道:“嬸娘那時怎樣疼我了,如今就忘在九霄云外了。”鳳姐聽了,此時方想起來是賈蓉的先妻秦氏,便說道:“噯呀,你是死了的人哪,怎么跑到這里來了呢!”啐了一口,方轉回身,腳下不防一塊石頭絆了一跤,猶如夢醒一般,渾身汗如雨下。……
于是,第二天“一清早,令人預備了車馬,帶著平兒并許多奴仆來至散花寺”,求了這個簽。
簽文“上上大吉”,是暗示死去。下面四句詩,頭兩句:“去國離鄉二十年,于今衣錦返家園。”喻示王熙鳳離開家鄉二十年后死去,靈柩返金陵埋葬;“衣錦返家園”,原意為功成名就后穿錦袍還鄉,這里帶譏刺意味地說鳳姐死后返鄉埋葬,因為人死后要妝裹一套新衣。后兩句中,“蜂采百花”,是說她用盡心計,奔波勞碌一生;“為誰辛苦為誰甜”一句,是說她最后落得一場空,也就是曲子《聰明累》中所說的“一場歡喜忽悲辛”。
這簽文的后兩句,引自唐代羅隱的《蜂》詩,原詩為:
“不論平地與山尖,無限風光盡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為誰辛苦為誰甜?”
續作者引這首寓言詩入簽,是有其深刻的用意的。前二句恰似鳳姐春風得意時的寫照,“不論”、“無限”等等“風光”,全被她“占盡”;后二句則隱喻她一生所追逐的金錢、權勢,終將成為泡影。
簽末四句“行人至。音信遲。訟宜和。婚再議。”是對求簽人的具體指示,對于鳳姐來說,可能暗示:勾魂的無常就要到了,想懺悔罪孽也太晚了,以前結下的冤仇都不必計較了,鳳姐死后賈璉要另娶夫人(續書寫的是把平兒扶正)。
總之,在后四十回中,這是一篇與前八十回所描寫的人物性格及所預示的結局都比較吻合的一篇韻文。盡管用的是簽文的形式,但從內容到形式,都對鳳姐這個人物性格的刻畫和對她歸宿的描繪,起到了一定作用,不失為一首好的韻文作品。
上一篇:《懷古絕句十首(其四)》翻譯|原文|賞析|評點
下一篇:《柳絮詞五首(其一)》翻譯|原文|賞析|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