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現代詩歌·林則徐·出嘉峪關感賦》詩詞原文|題解|賞析|配圖
題解
1842年,作者赴戍新疆伊犁途中,于10月11日出嘉峪關,并在這里停留游覽,后作《出嘉峪關感賦》四首,這首詩是其中的第一首。
原文
嚴關百尺界天西,萬里征人駐馬蹄。
飛閣遙連秦樹直,繚垣斜壓隴云低。
天山巉峭摩肩立,瀚海蒼茫入望迷。
誰道崤函千古險?回看只見一丸泥。
賞讀
這首詩是一首寫景詩,詩人通過對祖國大好河山的描寫,抒發了作者深沉的愛國感情。
首聯“嚴關百尺界天西,萬里征人駐馬蹄”,其中“嚴關百尺”就是百尺嚴關,指高聳險要的嘉峪關。“界”分界,“萬里征人”指作者,“駐馬蹄”就是停下馬來游覽一番,這句話寫出了嘉峪關的高大險峻,同時也交待了作者自身。
頷聯“飛閣遙連秦樹直,潦垣斜壓隴云低”,其中“飛閣”也指嘉峪關,“秦樹直”出自杜甫《送張十二參軍赴蜀州因呈楊五侍御》,“潦垣”指嘉峪關以東綿延于山谷間的長城城墻,“斜壓隴云低”形容城高,這句中“飛、連、潦、斜”這四個字用得非常形象、生動,它不但寫出了嘉峪關在防守內地方面的重要性,同時也寫出了作者對秦山的留戀。
頸聯“天山巉峭摩肩立,瀚海蒼茫入望迷”中,“巉峭”指陡且高,“天山”指甘肅境內的祁連山,這句詩不但描繪了一幅氣勢磅礴的壯美圖畫,同時也進一步寫出了嘉峪關在溝通內地和西北地區,守衛邊防的重要作用。
尾聯“誰道崤函千古險,回頭只見一丸泥”,點明了主題,以反問語句來述說函峪關的險要,目的是借用“一丸泥”來說明嘉峪關更為險要。
這首詩運用了想象、夸張、比喻的修辭手法,詩句對仗工整,描寫生動真切。
上一篇:《先秦詩歌·《鄭風》·出其東門》詩詞原文|題解|賞析|配圖
下一篇:《宋詞·王安石·北山》詩詞原文|題解|賞析|配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