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詩歌·《魏風》·伐檀》詩詞原文|題解|賞析|配圖
題解
這首詩見于《魏風》,是一首揭露奴隸主貴族不勞而獲,殘酷地剝削勞動人民的罪行的詩。是詩經中最著名的反映階級對立的詩篇之一。
原文
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漣猗。
不稼不穡,胡取禾三百廛①兮?
不狩不獵,胡瞻爾庭有縣②貆兮?
彼君子兮,不素餐兮!
坎坎伐輻兮,置之河之側兮,河水清且直猗。
不稼不穡,胡取禾三百億兮?
不狩不獵,胡瞻爾庭有縣特③兮?
彼君子兮,不素食兮!
坎坎伐輪兮,置之河之漘④兮,河水清且淪猗。
不稼不穡,胡取禾三百囷⑤兮?
不狩不獵,胡瞻爾庭有縣鶉兮?
彼君子兮,不素飧兮!
注釋
①廛:音蟬,古制百畝。 ②縣:古懸字。 ③特:小獸。 ④漘:音純,河壩。 ⑤囷:音逡,糧食囤。
賞讀
這首詩全詩三章,每章九句,各章之間結構內容基本相同,只更改了個別字詞,采用了重章疊句的形式,使感情的抒發逐步強化。每章的前三句都是描寫農奴的伐木勞動,表面上雖沒有感情的流露,但河水由平靜到逐漸泛起波浪,形象的表明農奴的胸中的不平之氣,已積蓄的越來越多。每章的四、五、六、七句,是奴隸向奴隸主不勞而獲的行為發出的反復質問,與前三句平靜的敘述形成強烈反差,不僅有力的揭露了奴隸主強取豪奪的罪惡嘴臉,還為未尾二句打下鋪墊。結尾二句是兩句反語,它點明了奴隸主不勞而獲的本質,揭示出詩歌主題,具有深刻的諷刺意味。
這首詩善于運用排比和反問,使詩歌對奴隸主的揭露具有一種不可遏止的力量。詩歌句式結構整齊對稱,富有強烈的節奏感和韻律性。
上一篇:《唐詩·楊炯·從軍行》詩詞原文|題解|賞析|配圖
下一篇:《宋詞·王安石·元日》詩詞原文|題解|賞析|配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