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照入閭巷,憂來與誰語1。古道無人行2,秋風動禾黍。
【校記】
1.憂來與誰,《全唐詩》一作“愁來誰共”。
2.無,《全唐詩》一作“少”。
【箋釋】
[反照] 夕陽的返光。唐賈島《宿慈恩寺郁公房》:“反照臨江磬,新秋過雨山。”閭巷,里巷;鄉里。《戰國策·秦策一》:“賣仆售乎閭巷者,良仆妾也;出婦嫁鄉曲者,良婦也。”王維《桃源行》:“平明閭巷掃花開,薄暮漁樵乘水入。”白居易《挽歌詞》:“晨光照閭巷,
[古道] 古老的道路。李白《灞陵行送別》:“古道連綿走西京,紫關落日浮云生。”杜甫《田舍》:“田舍清江曲,柴門古道旁。”也指古代之道,泛指古代的制度、學術、思想、風尚等。漢桓寬《鹽鐵論·殊路》:“夫重懷古道,枕籍《詩》、《書》,危不能安,亂不能治。”唐韓愈《師說》:“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師說》以貽之。”此處乃雙關語。
[禾黍] 《詩經·王風·黍離》:“彼黍離離,彼稷之苖。行邁靡靡,中心搖搖。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悠悠蒼天,此何人哉?”《毛詩·黍離序》:“《黍離》,閔宗周也。周大夫行役至于宗周,過故宗廟宮室,盡為禾黍,閔周室之顛覆,彷徨不忍去,而作是詩也。”后以“禾黍”為悲憫故國破敗或勝地廢圮之典。唐高適《古大梁行》:“古城莽蒼饒荊榛,驅馬荒城愁殺人。魏王宮觀盡禾黍,信陵賓客隨灰塵。”
【輯評】
《對床夜語》卷四:唐人五言四句,除柳子厚《釣雪》一詩之外,極少佳者。今偶得四首,漫錄于此。《玉階怨》云:“玉階生白露,夜久侵羅襪。卻下水晶簾,玲瓏望秋月。”《拜月》云:“開簾見月時,便即下階拜。細語人不聞,北風吹裙帶。”《蕪城懷古》云:“風吹城上樹,草沒城邊路。城里月明時,精靈自來去。”《秋日》云:“返照入閭巷,憂來與誰語?古道夫人行,秋風動禾黍。”前二篇備婉孌之深情,后兩首抱荒寂之余感。
《竹莊詩話·雜編五》:二首狀野思。
《唐風定》卷二○:得摩詰輞川詩意。
《而庵說唐詩》卷九:前二句,是巷無居人;后二句,是空谷足音。睹此秋日,能無離索之感!
《養一齋詩話》卷一:《唐人萬首絕句》,其本原不為不富,漁洋選之,每遺佳作。隨意簡出,如……耿湋“返照入閭巷”……皆天下之奇作,而悉屏不登,何也?
《詩境淺說》續編:往者麥秀之歌、黍離之什,乃采蕨遺民,過舊京而憑吊,宜其音之哀以思也。作者于千載下,望古遙集,百憂齊來。詩言夕陽深巷之中,抑郁更共誰語?乃出游以寫憂。但見古道荒涼,寂無人跡,往日之楚存凡喪,項滅劉興,以及鐘鳴鼎食之家,璧月瓊枝之守,都付與水逝云飛,所余殘狀,唯禾黍高低,在西風落照中,動搖空翠,可勝嘆耶!
耿拾遺詩,意境稍平,音響漸細,而說情透漏,尚不減盧允言諸子。
【評論】
《后村詩話后集》卷二:耿湋多佳句,《山行》云:“花落尋無徑,雞鳴覺有村。”《贈僧》云:“月上安禪久,苔生出院稀。”如“強飲沽來酒,羞看讀了書”,如“艱難為客慣,貧賤受恩多”,皆可錄。
《唐才子傳·耿湋》:詩才俊爽,意思不群。似湋等輩,不可多得。
《詩源辯體》卷二一:耿湋、崔峒五言,入錄者既少,而七言律、絕,亦不多得矣。
又:五言律,峒如“陶令之官去”;七言律,端如“青春都尉”,湋如“蕭關掃定”;七言絕,湋如“雖言千騎”等篇,句法音調,亦如晚唐。
徐獻忠《唐詩品》:詩不深琢削,而格調自勝,不加繪飾,而詞旨自華。古詩數篇,頗近魏晉。要之,生有高性而寡夙學者也,然當世學子,雖復精思遠詣,固當心靈相下。
《唐音癸簽·評匯三》:耿拾遺(湋)詩舉體欲真。“家貧僮仆慢,官罷友月疏”,淺言偏深世情。《上第五相公》八韻,宛致可憫,時訝其不當作,何也?
《載酒園詩話又編·耿湋》:耿湋詩善傳荒寂之景,寫細碎之事,故鐘、譚表章皆當,無失入者。至其所遺,如“暮雪余春冷,寒燈續晝明”,深肖山寺。“幾度曾相夢,何時定得書”,酷似懷人之緒。《沙雁篇》尤有寄托,中聯云“還塞知何日,驚弦亂此心。夜陰前侶遠,秋冷后湖深”,讀之令人凄然。
又:“雖言千騎上頭居,一世生離恨有余。葉下綺窗銀燭冷,含啼自草錦中書。”此詩直而溫,怨而不怒,當共《秋日》詩為集中之冠。
《三唐詩品》卷二附十三家:其源出于孟浩然、劉長卿。淡靄春云,淵澄秋水。“長云迷一雁,漸遠向南聲”,則發端神遠,雖猶常語,自足緣情。《發南康》一首,乃大似小謝。
上一篇:《送歸中丞使新羅》原文|箋釋|賞析
下一篇:《李嘉祐(二十三首)》原文|箋釋|賞析